闭经的相关因素包括下丘脑因素(功能异常如脉冲式分泌规律打乱,受长期精神压力大、过度节食等影响)、垂体因素(垂体疾病如肿瘤、梗死影响激素分泌)、卵巢因素(卵巢功能早衰、多囊卵巢综合征致闭经)、子宫因素(子宫内膜损伤、结核破坏功能致闭经)、其他因素(全身性疾病如营养不良、甲减,药物如避孕药、抗精神病药影响)
一、内分泌失调相关因素
1.下丘脑因素:下丘脑是调节内分泌的重要中枢,若其功能出现异常,比如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脉冲式分泌规律被打乱,就可能引发闭经。长期精神压力过大、过度节食导致体重过低等情况,都可能影响下丘脑功能。例如,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压力下的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进而出现闭经现象。青春期女性如果过度节食,身体脂肪含量过低,会影响下丘脑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从而导致闭经。
2.垂体因素:垂体疾病也会引起闭经,像垂体肿瘤会影响垂体正常分泌促性腺激素等相关激素。垂体梗死(如席汉综合征)是由于产后大出血导致垂体缺血坏死,进而影响垂体激素的分泌,引发闭经。例如,有过产后大出血病史的女性,后续出现闭经的风险增加,就是因为垂体梗死影响了激素分泌。
二、卵巢因素
1.卵巢功能早衰:女性在40岁之前出现卵巢功能减退,称为卵巢功能早衰。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医源性损伤(如放疗、化疗)等有关。患者会出现闭经,同时伴有潮热、盗汗、情绪波动等围绝经期症状。有家族中卵巢功能早衰病史的女性,自身患病风险可能增加。比如,携带某些特定基因的女性,更容易发生卵巢功能早衰,进而出现闭经。
2.多囊卵巢综合征:这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雄激素过高、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等。患者常出现月经稀发甚至闭经,还可能伴有多毛、肥胖、痤疮等症状。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由于胰岛素抵抗等因素,会进一步加重内分泌紊乱,导致闭经情况更严重。例如,体重指数(BMI)超过正常范围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闭经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三、子宫因素
1.子宫内膜损伤:人工流产手术过度刮宫等操作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引起宫腔粘连,从而出现闭经。有多次人工流产史的女性,发生宫腔粘连导致闭经的风险明显增加。比如,一年内进行过3次以上人工流产的女性,子宫内膜损伤严重,宫腔粘连的可能性增大,进而出现闭经。
2.子宫内膜结核:结核杆菌感染子宫内膜,会破坏子宫内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闭经。患有肺结核等结核病史的女性,若结核杆菌扩散至子宫内膜,就可能引发闭经。例如,既往有肺结核病史的女性,出现月经异常甚至闭经时,需要考虑子宫内膜结核的可能。
四、其他因素
1.全身性疾病: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闭经,如严重的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长期营养不良的女性,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内分泌和生殖功能,容易出现闭经。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导致闭经。比如,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女性,若未得到有效治疗,往往会出现月经紊乱甚至闭经。
2.药物影响:某些药物也可能引起闭经,如长期服用避孕药、抗精神病药物等。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由于外源性激素的干扰,可能会出现月经周期改变甚至闭经。抗精神病药物通过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也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引发闭经。例如,长期服用奥氮平这类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出现闭经的情况并不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