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少由遗传或先天缺陷致,继发性常与内分泌失调、疾病等有关。排查内分泌失调相关(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疾病因素(如宫腔粘连、垂体肿瘤)等原因并针对性处理,生活中要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育龄、围绝经期、青少年女性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明确闭经的定义及分类
闭经是指女性年满14岁尚无月经来潮,或年满16岁虽有第二性征发育但无月经来潮,或已建立月经周期后又停止6个月及以上。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原发性闭经较少见,多由遗传因素或先天发育缺陷引起;继发性闭经更为常见,常与内分泌失调、疾病、药物、精神因素等有关。
二、排查可能原因并针对性处理
内分泌失调相关:
多囊卵巢综合征:常见于育龄女性,因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导致月经稀发甚至闭经,常伴有多毛、痤疮、肥胖等表现。需通过激素六项检查、B超等明确诊断,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控制体重、增加运动,必要时使用调节内分泌的药物来改善月经情况。例如,有研究表明,适当运动结合合理饮食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闭经有一定的辅助改善作用,运动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机体代谢,饮食上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有助于体重控制,进而影响内分泌状态。
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都可能影响月经。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也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引发闭经。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可明确,若为甲状腺功能异常,需针对甲状腺疾病进行相应治疗,如甲亢可使用抗甲状腺药物,甲减可补充甲状腺素,甲状腺功能纠正后月经有可能恢复。
疾病因素:
宫腔粘连:多有宫腔操作史,如人工流产等,子宫内膜受损导致宫腔粘连,引起闭经。可通过宫腔镜检查确诊,确诊后需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术后可放置宫内节育器防止再次粘连,并使用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修复。
垂体肿瘤:垂体微腺瘤等垂体肿瘤可影响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导致闭经。需通过垂体MRI等检查明确,根据肿瘤的性质和大小等采取相应治疗,如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三、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等。避免过度节食,过度节食会导致体重下降,影响下丘脑功能,进而引起闭经。
适度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有助于维持正常的内分泌功能,改善身体代谢状况,对月经恢复有一定帮助。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过度运动可能会对内分泌产生不良影响。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良好的作息有助于调节内分泌,维持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功能。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若有生育需求,闭经情况可能影响受孕,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积极治疗,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以恢复月经周期从而具备受孕条件。
围绝经期女性:45-55岁左右的女性出现闭经可能是围绝经期的正常生理现象,但也需排除其他疾病。此阶段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相关内分泌检查,关注骨密度等情况,因为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风险增加,可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等。
青少年女性:对于原发性闭经的青少年,要关注其第二性征发育情况,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先天发育异常等问题,早期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同时要给予心理支持,避免因闭经带来心理压力而影响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