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多为良性囊性结构,成因与内分泌等有关,影像表现为边界清的无回声区,生长缓、侵袭性小,小无症状者可观察,大或有症状者需手术;卵巢肿瘤涵盖良、交界、恶性,成因复杂,影像多样,良性生长缓、部分压迫周围,交界有潜在恶性倾向,恶性生长快、易转移,治疗分别为良性手术、交界手术及可能辅助治疗、恶性综合治疗;育龄女性患两者可影响生育,老年女性卵巢肿瘤恶性可能高且治疗需慎,有家族遗传史人群风险高需密切筛查及可考虑预防性手术
一、定义与性质
卵巢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大多是良性的囊性结构,由卵巢内的液体或半固体物质聚集形成,囊壁通常较薄。其形成原因可能与内分泌失调、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等因素有关。例如,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囊肿,多数可在数月内自行消退。
卵巢肿瘤:涵盖了多种性质的病变,包括良性、交界性和恶性肿瘤。肿瘤可以是囊性、实性或囊实性,其来源可以是卵巢的上皮组织、生殖细胞、间质细胞等。卵巢肿瘤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激素水平等多种因素相关,如BRCA基因突变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二、影像学表现差异
卵巢囊肿:在超声等影像学检查中,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囊壁薄且均匀,内部透声好。例如经阴道超声检查时,可清晰显示囊肿的大小、位置、囊内情况等。
卵巢肿瘤:超声等影像学表现多样,良性肿瘤通常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多均匀,但也有部分良性肿瘤可能有分隔等表现;恶性肿瘤往往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杂乱,可能伴有腹水等表现。如卵巢上皮性癌在超声下常可见实性成分、乳头样结构等。
三、生物学行为不同
卵巢囊肿:一般生长较缓慢,多数情况下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性小,除非发生扭转等并发症,否则一般不会危及生命。例如单纯性卵巢囊肿,生长速度通常很缓慢,定期复查可能无明显变化。
卵巢肿瘤:良性肿瘤虽生长缓慢,但部分可能会逐渐增大并压迫周围组织;交界性肿瘤具有潜在恶性倾向,有一定的复发和进展为恶性的可能;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容易发生远处转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如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容易转移至腹膜、肝脏等部位。
四、治疗原则有别
卵巢囊肿:对于较小的、无症状的生理性囊肿(如黄体囊肿等),可定期观察,一般3-6个月复查超声,部分可自行消失;对于较大的(直径>5cm)或有症状的囊肿,多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可根据情况选择腹腔镜手术等,创伤较小。
卵巢肿瘤:良性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根据肿瘤情况决定手术范围,如单纯肿瘤剔除术等;交界性肿瘤治疗原则倾向于手术切除,根据分期等决定是否需辅助治疗;恶性肿瘤多采用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术强调彻底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根据病理类型等制定化疗方案,如卵巢癌常用紫杉醇联合铂类药物化疗等。
五、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卵巢囊肿和肿瘤可能影响生育功能,卵巢囊肿若影响排卵或卵巢正常结构可能导致不孕,卵巢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对卵巢功能造成破坏,影响生育。育龄女性发现卵巢囊肿或肿瘤需及时就医,评估对生育的影响。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卵巢肿瘤恶性可能性相对较高,且身体机能下降,手术耐受等情况需更谨慎评估,治疗方案的选择需综合考虑全身状况等因素。
有家族遗传史人群:对于有卵巢肿瘤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如携带BRCA基因突变者,患卵巢肿瘤尤其是上皮性癌的风险显著升高,这类人群需更密切的筛查,可考虑定期进行卵巢超声检查、肿瘤标志物(如CA125等)检测等,必要时可考虑预防性卵巢输卵管切除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