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的内因包括家族有过敏体质相关病史致遗传易感性增加及免疫系统失衡,外因涵盖食物中高蛋白等多种食物成分、药物中抗原性及非抗原性药物、感染中病毒细菌等各类感染、吸入物花粉等、接触物动物性等各类物质、物理刺激、精神因素、内分泌变化以及系统性疾病影响,特殊人群里儿童因免疫和皮肤屏障特点需注意,孕期女性因内分泌等风险高且用药需谨慎,老年人因机体衰退等需加强皮肤护理和治基础病。
一、内因因素
1.遗传因素:若家族中有过敏体质相关病史,如亲属曾患荨麻疹、哮喘等过敏性疾病,个体遗传易感性增加,更易受外界因素诱发荨麻疹。
2.免疫系统异常:当免疫系统失衡时,机体对原本无害的物质(如某些食物、花粉等)产生过度免疫反应,引发肥大细胞等释放组胺等介质,导致皮肤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荨麻疹表现。
二、外因因素
1.食物因素:
高蛋白食物:鱼、虾、蟹、蛋类等高蛋白食物是常见诱因,其中蛋白质未被充分消化吸收时,可能作为过敏原引发免疫反应。
植物性食物:草莓、可可、番茄等植物性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引起部分人群过敏。
食物添加剂:防腐剂、人工色素等食物添加剂也可能刺激机体产生过敏反应,诱发荨麻疹。
2.药物因素:
抗原性药物:青霉素、血清制剂、各种疫苗、呋喃唑酮等可作为抗原引起Ⅰ型变态反应,导致荨麻疹发作。
非抗原性药物:阿司匹林、吗啡、可待因、哌替啶等可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从而引发荨麻疹。
3.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病毒感染可诱发荨麻疹。
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引起的败血症、扁桃体炎、慢性中耳炎、鼻窦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细菌感染可能成为诱因。
真菌及寄生虫感染:真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也可通过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导致荨麻疹。
4.吸入物因素:
花粉、动物皮屑、粉尘、真菌孢子、尘螨及一些挥发性化学品等吸入物作为过敏原,可通过呼吸道进入机体,引起过敏反应引发荨麻疹。
5.接触物因素:
动物性接触物:昆虫叮咬、毒毛虫刺激、海蜇触手的刺丝囊等可导致皮肤接触性荨麻疹。
植物性接触物:荨麻、除虫菊等植物接触皮肤可引发相应过敏反应。
化学性接触物:化妆品、橡胶制品、甲醛、镍制品等化学物质接触皮肤可诱发接触性荨麻疹。
6.物理因素: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物理刺激可直接作用于皮肤,引起皮肤血管反应,导致物理性荨麻疹。
7.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抑郁等精神状态可通过神经递质影响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介质,从而诱发荨麻疹。
8.内分泌因素:月经周期、妊娠、更年期等内分泌变化可能影响部分女性荨麻疹患者的发病,如孕期女性内分泌调整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9.系统性疾病因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系统性疾病可伴发荨麻疹,机体因系统性疾病导致免疫及生理功能改变,易引发荨麻疹。
三、特殊人群特点
1.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接触过敏原机会多,食物过敏、病毒感染等是常见诱因,且儿童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对外界刺激更敏感,需注意避免接触常见过敏原,如加强饮食管理,减少感染性疾病发生。
2.孕期女性:内分泌变化及免疫系统调整可能增加荨麻疹发病风险,且用药需谨慎,应尽量通过非药物方式缓解症状,如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等。
3.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易受感染、慢性疾病等因素影响引发荨麻疹,同时皮肤屏障功能减弱,对外界刺激更敏感,需注意加强皮肤护理,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减少外界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