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的症状和表现主要有右侧多于左侧、疼痛剧烈、扳机点、疼痛规律、诱发因素、表情和颜面部变化等;预防三叉神经痛的日常注意事项包括饮食、保暖、情绪、睡眠等方面;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神经阻滞、射频电凝、手术等,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1.疼痛部位:右侧多于左侧,疼痛由面部、口腔或下颌的某一点开始扩散到三叉神经某一支或多支,以第二支、第三支发病最为常见,第一支者少见。其分布以右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发生的机率最高,亦有双侧三叉神经痛者。
2.疼痛性质:如刀割、针刺、撕裂、烧灼或电击样剧烈难忍的疼痛,甚至痛不欲生。
3.疼痛触发点:约有1/3的患者,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有一个或多个特别敏感的触发点,稍一触动即可引发疼痛,且疼痛由此点开始,立即放射到其他部位。这些触发点,可能是面部、口唇、鼻翼、口角、舌、眉等处,尤以触发点位于口角处最为明显。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刺激,如说话、吃饭、洗脸、刷牙等均可诱发。
4.疼痛的规律:三叉神经痛的发作常无预兆,而疼痛发作一般有规律。每次疼痛发作时间由仅持续数秒到1~2分钟骤然停止。初期起病时发作次数较少,间歇期亦长,数分钟、数小时不等,随病情发展,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逐渐缩短,疼痛亦逐渐加重而剧烈。夜晚疼痛发作减少。间歇期无任何不适。
5.诱发因素:说话、吃饭、洗脸、剃须、刷牙以及风吹等均可诱发疼痛发作,以致病人精神萎靡不振,行动谨小慎微,甚至不敢洗脸、刷牙、进食,说话也小心,惟恐引起发作。
6.表情和颜面部变化:在发作时,患者会有特殊的痛苦表情,如:皱眉咬牙、张口掩目、或用手掌用力揉搓颜面以致局部皮肤粗糙、增厚、眉毛脱落、结膜充血、流泪及流涎。表情呈精神紧张、焦虑状态。
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预防三叉神经痛的日常注意事项包括:
1.饮食要有规律,宜选择质软、易嚼食物。因咀嚼诱发疼痛的患者,则要进食流食,切不可吃油炸物,不宜食用刺激性、过酸过甜食物以及寒性食物等;饮食要营养丰富,平时应多吃些含维生素丰富及有清火解毒作用的食品;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及豆制类,少食肥肉多食瘦肉,食品以清淡为宜。
2.吃饭漱口,说话,刷牙,洗脸动作宜轻柔。以免诱发板机点而引起三叉神经痛。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洋葱等。
3.注意头、面部保暖,避免局部受冻、受潮,不用太冷、太热的水洗面;平时应保持情绪稳定,不宜激动,常听柔和音乐,心情平和,保持充足睡眠。
4.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尽量避免触及“触发点”;起居规律,室内环境应安静,整洁,空气新鲜。适当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包括:
1.药物治疗: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药物,可缓解疼痛症状。
2.神经阻滞疗法:在X线或CT引导下将药物、无水酒精或其他化学药物直接注入半月神经节、神经干或周围支,可控制疼痛。
3.射频电凝疗法:利用高温作用于神经节、神经干和神经根等部位,使其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
4.手术治疗:如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等。
需要注意的是,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如年龄、性别、病因、病情严重程度等。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