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女性会出现月经周期改变、月经量变化等月经相关症状,有潮热、盗汗等血管舒缩症状,有情绪波动、记忆力减退等精神神经症状,有阴道干涩、尿频尿急等泌尿生殖系统症状,有骨质疏松、关节疼痛等骨骼肌肉症状,不同症状有其相应表现及影响。
一、月经相关症状
1.月经周期改变:更年期绝经前月经周期可能变得不规律,有的女性月经周期会延长,比如原本28天左右的周期可能变为35天甚至更长;有的则会出现周期缩短,如从28天变为21天等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激素分泌失衡,影响了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月经周期改变可能会影响受孕几率;而对于无生育需求的女性,可能会因月经不规律出现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情况,长期可能导致贫血等问题。
2.月经量变化:月经量可能出现增多或减少的情况。月经量增多时,可能会导致女性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相关症状,尤其是对于本身有缺铁性贫血风险的女性,这种情况更需关注。而月经量减少时,可能意味着子宫内膜变薄等情况,也可能与卵巢功能衰退导致的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对于年轻女性可能会影响其生殖健康相关指标。
二、血管舒缩症状
1.潮热:是更年期常见的血管舒缩症状,表现为突然感到胸部、颈部及面部发热,随后出汗,一般持续1-3分钟。潮热可能频繁发作,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和睡眠。例如,有的女性夜间会被潮热惊醒,导致睡眠不足,进而出现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潮热的发生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血管收缩舒张功能失调有关,对于肥胖女性,由于脂肪组织可能影响激素代谢等因素,潮热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
2.盗汗:与潮热常常伴随出现,夜间睡眠时出汗较多,可导致床单被褥湿透,影响睡眠舒适度。长期盗汗可能会引起身体电解质紊乱等问题,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女性,夜间出汗过多可能会增加心脏负担等风险。
三、精神神经症状
1.情绪波动:女性可能出现情绪不稳定,容易焦虑、抑郁、烦躁等。例如,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就大发脾气,或者莫名感到悲伤、焦虑。这与更年期体内激素变化影响神经递质有关,如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水平的改变。对于本身有家族精神疾病史的女性,在更年期由于激素变化等因素,情绪波动可能会更加明显,需要更加密切的关注和心理支持。
2.记忆力减退:表现为近期记忆力下降,比如经常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放置的物品等。这是因为激素变化影响了大脑的神经功能和代谢等。对于从事需要高度记忆力工作的女性,如教师、会计师等,记忆力减退可能会对其工作产生一定影响,需要通过适当的认知训练等方式来帮助改善。
四、泌尿生殖系统症状
1.阴道干涩: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萎缩,分泌物减少,导致阴道干涩,可能会引起性交疼痛。这会影响夫妻生活质量,对于有正常性生活需求的女性来说是一个较为困扰的问题。同时,阴道干涩还容易导致阴道局部抵抗力下降,增加阴道炎等妇科疾病的发生风险。
2.尿频、尿急:可能出现泌尿系统症状,如尿频、尿急,甚至可能出现尿失禁。这是因为盆底肌肉松弛以及雌激素水平下降对泌尿系统黏膜的影响等。对于老年女性,本身泌尿系统功能就有所衰退,在更年期这种情况可能会更加明显,严重影响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五、骨骼肌肉症状
1.骨质疏松:更年期女性由于雌激素缺乏,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表现为骨痛、身高变矮、骨折风险增加等。例如,轻微的外力作用可能就会导致骨折,如腕部骨折、椎体骨折等。对于绝经后的女性,尤其是有家族骨质疏松病史的,更要注意预防骨质疏松,可通过适当的运动、饮食调整等方式来维护骨骼健康。
2.关节疼痛:可能出现关节疼痛,尤其是膝关节、髋关节等部位。这与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以及关节软骨退变等因素有关。长期关节疼痛会影响女性的行动能力和日常生活,如上下楼梯困难、行走不便等。对于肥胖女性,由于体重较大,关节承受的压力增加,更容易出现关节疼痛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