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经及时规范治疗部分可临床治愈,其预后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开始时间等影响,发病3个月内正规治疗预后相对较好。急性脊髓炎可能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如截瘫、四肢瘫、肌肉痉挛等)、感觉障碍(如感觉减退或缺失、感觉异常等)、二便功能障碍(如尿便失禁或潴留、泌尿系统感染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体温调节障碍、皮肤营养障碍等)等后遗症,不同后遗症对不同年龄段患者影响各异。
一、急性脊髓炎能否治好
急性脊髓炎经过及时、规范的治疗,部分患者可以临床治愈。其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等)、康复治疗等。早期诊断并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多数患者神经功能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例如,有研究显示,及时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急性脊髓炎患者,约半数以上能取得较好的预后,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不过,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开始的时间等会影响预后,一般来说,发病后3个月内开始正规治疗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二、急性脊髓炎可能出现的后遗症
1.运动功能障碍
截瘫或四肢瘫:严重的急性脊髓炎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截瘫(双下肢运动障碍)或四肢瘫(四肢运动障碍),这与脊髓受损的严重程度和部位有关。如果脊髓损伤平面较高,累及颈髓,就可能引起四肢瘫,患者无法自主活动肢体,长期卧床易引发肺炎、压疮等并发症。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运动功能障碍可能会对其未来的行走、肢体发育等产生更严重的长期影响,比如影响骨骼肌肉的正常发育,导致肌肉萎缩、关节畸形等。
肌肉痉挛:部分患者在急性脊髓炎恢复后可能出现肌肉痉挛,表现为肌肉不自主的强烈收缩,这会影响肢体的运动功能和舒适度。在成人中,肌肉痉挛可能导致行走困难、姿势异常等;对于儿童,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肢体活动和生长,增加护理难度。
2.感觉障碍
感觉减退或缺失:患者可能出现病变平面以下的感觉减退或缺失,如痛觉、温度觉、触觉等减退或消失。这会使患者对外部刺激的感知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烫伤、外伤等情况。在儿童中,由于其对外界危险的感知和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弱,感觉障碍可能导致更频繁的意外损伤,影响其身体发育和健康。
感觉异常: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感觉异常,如麻木、疼痛等,这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期的感觉异常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感觉异常带来的影响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因为身体不适而影响情绪和学习生活,成人则可能影响工作和日常活动。
3.二便功能障碍
尿便失禁或潴留:急性脊髓炎可影响脊髓的排尿、排便中枢功能,导致尿便失禁或潴留。尿便失禁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容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尿潴留则可能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管,增加感染风险。儿童患者出现二便功能障碍时,不仅会影响其身体卫生和健康,还可能对其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导致自卑等心理问题。
泌尿系统感染:由于尿潴留或尿失禁,患者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肾盂肾炎等并发症。对于任何年龄段的患者,泌尿系统感染都是需要重视的问题,儿童患者由于其泌尿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更容易受到感染的影响,且感染可能对其肾脏功能产生更长远的不良影响。
4.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体温调节障碍:患者可能出现体温调节障碍,表现为发热或体温不升等情况。这是因为脊髓受损影响了自主神经对体温的调节功能。在不同季节和环境下,患者的体温调节异常可能导致不适,比如在寒冷环境中容易出现低体温,增加冻伤风险;在炎热环境中容易出现高热,影响身体恢复。儿童患者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障碍可能对其身体造成更严重的影响,需要更加精心的护理。
皮肤营养障碍:病变平面以下皮肤可能出现营养障碍,如皮肤干燥、脱屑、溃疡等,这与局部血液循环和神经营养功能受损有关。皮肤营养障碍容易引发感染,进一步加重病情。对于儿童患者,皮肤较为娇嫩,营养障碍可能导致皮肤问题更加严重,影响皮肤的正常功能和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