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堵塞与粘连在定义病理、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及对生育影响和处理原则上存在差异。定义病理方面,堵塞是管腔被阻,常见于盆腔炎后遗症致炎症致管腔机械阻塞;粘连是管壁或与周围组织粘连,由盆腔手术史或炎症致纤维蛋白沉积等。临床表现上,堵塞主要不孕,部分有盆腔炎相关下腹隐痛等;粘连除不孕外,周围粘连盆腔疼痛更明显,黏膜粘连也有不适且影响蠕动。检查方法中,堵塞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及腹腔镜,粘连造影可初步提示,腹腔镜更直观看粘连情况。对生育影响,都影响生育,粘连影响可能更大,处理原则上堵塞局限可宫腔镜-腹腔镜联合疏通,粘连分情况用腹腔镜等手术,还需考虑原发病因及患者情况。
一、定义与病理机制
输卵管堵塞: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输卵管管腔被阻塞,常见原因包括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引起的输卵管炎症,使得输卵管腔出现机械性的阻塞,导致精子与卵子无法相遇结合。例如,有研究表明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会显著增加输卵管堵塞的发生风险,炎症造成输卵管黏膜破坏、粘连,进而导致管腔狭窄或完全闭塞。
输卵管粘连:是输卵管管壁组织之间发生粘连,可分为输卵管管腔内部粘连(输卵管黏膜粘连)和输卵管与周围组织粘连(输卵管周围粘连)。其发生往往是由于盆腔手术史(如阑尾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等)、盆腔炎症(如结核性盆腔炎等),炎症反应使得输卵管及其周围组织产生纤维蛋白沉积、肉芽组织增生,从而引发粘连。比如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盆腔结核,容易导致输卵管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
二、临床表现差异
输卵管堵塞:主要表现为不孕,因为精子和卵子无法通过堵塞的输卵管相遇受精。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是在尝试怀孕多年未成功后,通过输卵管相关检查才发现输卵管堵塞。但如果是由盆腔炎性疾病导致的输卵管堵塞,可能同时伴有下腹部反复隐痛、坠胀等不适,在性生活、劳累后症状可能加重。
输卵管粘连:除了可能导致不孕外,对于输卵管周围粘连的患者,可能会有更明显的盆腔疼痛症状,疼痛程度可能因人而异,有些患者疼痛较为剧烈,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而输卵管黏膜粘连的患者,除了不孕外,也可能伴有下腹部的不适感觉,且由于粘连可能影响输卵管的正常蠕动功能,进一步影响受孕几率。
三、检查方法区别
输卵管堵塞:常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通过向子宫腔及输卵管内注入造影剂,X线透视或摄片,了解输卵管是否通畅、阻塞部位及宫腔形态。如果输卵管完全堵塞,造影剂则无法通过堵塞部位进入盆腔。另外,腹腔镜检查也是诊断输卵管堵塞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输卵管的形态、是否堵塞以及堵塞的具体部位等。
输卵管粘连: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也可初步提示,若存在输卵管粘连,可能表现为输卵管腔粗细不均、部分狭窄等情况。腹腔镜检查能更直观地看到输卵管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情况,以及输卵管自身黏膜粘连的状况,比如输卵管与卵巢、盆腔壁等周围组织粘连的范围、程度等。
四、对生育影响及处理原则差异
对生育影响:两者都会对生育造成影响,输卵管堵塞是精子和卵子无法相遇,输卵管粘连除了影响相遇外,还可能因为粘连导致输卵管蠕动功能异常、拾卵功能障碍等。相对而言,输卵管粘连如果影响到输卵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更严重时,对生育的影响可能更大,但具体还需结合粘连的程度等综合判断。
处理原则:对于输卵管堵塞,若堵塞部位较局限,可考虑通过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进行输卵管疏通,恢复输卵管的通畅性。而对于输卵管粘连,若为周围粘连,可通过腹腔镜手术分离粘连;若为黏膜粘连,可能需要更精细的手术操作来分离粘连以恢复输卵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在处理过程中,需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生育需求等因素,对于年轻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尽量采取保留输卵管功能的手术方式;对于年龄较大、无生育需求的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对于盆腔炎性疾病等原发病因,需要进行相应的抗感染等治疗,以防止病情复发导致输卵管再次出现堵塞或粘连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