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通过病史采集了解月经、痛经、生育、既往手术史等情况;体格检查关注腹部及盆腔触诊;影像学检查中超声有经腹和经阴道之分,MRI对复杂病例定位定性价值高;血清学检查可检测CA125等标志物;腹腔镜检查是确诊金标准,综合多种检查方法可准确诊断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一、病史采集
1.月经情况:详细询问月经周期、经期时长、经量多少等。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能出现月经失调,如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不同年龄女性表现可能有差异,年轻女性可能因内分泌波动更易出现月经异常相关表现,而接近围绝经期女性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及疾病本身影响有关。
2.痛经情况:了解痛经起始时间、疼痛部位、疼痛程度及变化情况。子宫内膜异位症典型症状为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痛经,初潮后数年出现痛经,疼痛多位于下腹、腰骶及盆腔中部,可放射至会阴、肛门、大腿等部位,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可能因活动量、压力等因素影响对痛经的感知和描述,有长期久坐等不良生活方式者可能因盆腔血液循环不畅加重痛经不适。
3.生育情况:询问有无不孕史,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育龄期女性若有不孕问题需重点排查,不同生育意愿人群对不孕的关注和处理方式不同,有强烈生育意愿者可能更积极就医检查。
4.既往手术史:有无盆腔手术史,如剖宫产、卵巢囊肿剥除术等,盆腔手术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种植,不同年龄接受盆腔手术的女性风险不同,年轻女性盆腔手术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种植影响可能更显著。
二、体格检查
1.腹部检查:妇科检查时注意子宫后方、附件区、直肠子宫陷凹处有无触痛性结节,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在这些部位触及结节,不同体型女性触诊难度不同,较肥胖女性可能因腹部脂肪厚增加触诊难度。
2.盆腔检查:检查子宫活动度、附件包块情况等,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可能后倾固定,附件可触及与子宫粘连的包块,不同性别患者表现虽主要与疾病本身相关,但女性生理结构决定了盆腔检查的重点及相关表现特点。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经腹部超声:可初步观察子宫、卵巢情况,了解有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克力囊肿),表现为附件区无回声或低回声包块,边界多欠清,内部可见细密光点,不同年龄女性卵巢超声表现因激素水平不同有差异,青春期女性卵巢功能尚不完善,超声表现可能与成年女性不同。
经阴道超声:对盆腔内病变观察更清晰,能更准确检测出盆腔内小的异位病灶,尤其对子宫肌层内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显示更佳,对于有性生活史的女性更常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未婚女性可采用经直肠超声检查,其原理类似经阴道超声但检查途径不同。
2.磁共振成像(MRI):对盆腔内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价值较高,能更精确显示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尤其适用于超声和CT检查难以明确诊断的复杂病例,不同患者因病情复杂程度不同,MRI检查的必要性和具体表现不同。
四、血清学检查
1.CA125:血清CA125水平可轻度升高,尤其是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但其特异性不高,一些良性妇科疾病如盆腔炎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CA125升高,在不同年龄、不同病史的女性中,CA125的临床意义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年轻女性若无明显妇科疾病但CA125升高也需进一步排查。
2.其他标志物:近年来研究发现一些其他潜在标志物,但目前临床应用尚不广泛,还需更多研究验证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检查中的价值。
五、腹腔镜检查
1.诊断金标准:腹腔镜检查是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盆腔内病变部位、大小、形态等,并可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疑似子宫内膜异位症但其他检查不能确诊的患者,腹腔镜检查尤为重要,不同体质患者对腹腔镜检查的耐受情况不同,体质较弱者术后恢复需更关注。
通过以上多种检查方法的综合应用,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准确检查,不同检查方法各有优缺点,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组合以明确诊断,从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