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纤维瘤是卵巢性索间质常见良性肿瘤,由卵巢间质细胞分化形成,主要成分为梭形成纤维细胞或纤维细胞。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4060岁中老年女性,长期不良生活方式、有卵巢疾病或内分泌紊乱病史会增加发病风险。症状有腹部包块、腹痛、腹水、月经紊乱等。诊断方法包括妇科检查、超声、CT或MRI检查及肿瘤标志物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年轻有生育要求者可行患侧附件切除或肿瘤剥除术,年龄大或怀疑恶变者可考虑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小的无症状纤维瘤可观察随访。特殊人群如年轻、老年及有基础疾病的女性治疗各有注意事项。该病预后良好、复发率低,但术后需定期复查。
一、卵巢纤维瘤的定义
卵巢纤维瘤是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它由卵巢间质细胞分化形成,主要由梭形的成纤维细胞或纤维细胞构成,瘤细胞呈编织状排列。
二、卵巢纤维瘤的发病情况
1.年龄分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发病高峰年龄为4060岁。不过,年轻女性也有发病的可能。
2.性别特征:仅发生于女性,是卵巢部位的特异性肿瘤。
3.生活方式影响:长期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熬夜、精神压力大等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增加卵巢纤维瘤的发病风险。有研究表明,长期精神紧张会使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可能刺激卵巢间质细胞异常增生,从而诱发肿瘤。
4.病史相关:有卵巢疾病史、内分泌紊乱病史的女性,发病几率相对较高。如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体内激素水平异常,可能增加卵巢纤维瘤的发病风险。
三、卵巢纤维瘤的症状表现
1.腹部包块:是常见症状之一,患者可自行摸到下腹部有肿块,质地较硬,表面光滑,活动度可,一般无明显压痛。
2.腹痛:部分患者会出现腹痛症状,多为隐痛或胀痛。当肿瘤发生扭转、破裂或感染时,腹痛会突然加剧,呈剧烈的绞痛。
3.腹水:少数患者可出现腹水,量较少时可能无明显症状,量较多时可引起腹胀、腹部膨隆,甚至影响呼吸和消化功能。
4.月经紊乱:由于肿瘤可能影响卵巢的正常功能,导致激素分泌异常,从而引起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增多或减少等症状。
四、卵巢纤维瘤的诊断方法
1.妇科检查: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可触及附件区肿块,了解肿块的大小、质地、活动度、有无压痛等情况。
2.超声检查: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卵巢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等特征,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性质。典型的卵巢纤维瘤在超声下表现为低回声或等回声团块,边界清晰,后方回声衰减。
3.CT或MRI检查:对于超声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可进一步行CT或MRI检查,更准确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有无转移等情况。
4.肿瘤标志物检查:如CA125、HE4等,虽然卵巢纤维瘤患者这些标志物一般无明显升高,但可用于与其他卵巢肿瘤进行鉴别诊断,以及监测病情的变化。
五、卵巢纤维瘤的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行患侧附件切除术或肿瘤剥除术,尽量保留正常的卵巢组织。对于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或怀疑有恶变的患者,可考虑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
2.观察随访:对于较小的、无症状的卵巢纤维瘤,可定期进行超声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查,观察肿瘤的变化情况。如果肿瘤生长缓慢,无明显症状,可继续观察;如果肿瘤生长迅速或出现症状,则需及时手术治疗。
六、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年轻女性:尤其是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在治疗时应尽量保留卵巢功能。术后需密切关注月经情况和生育功能,定期进行复查。备孕前应咨询医生,评估卵巢功能和身体状况。
2.老年女性: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术前需全面评估身体状况,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术后要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
3.患有其他基础疾病的女性: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的患者,在治疗卵巢纤维瘤的同时,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确保手术安全。术后要注意基础疾病的管理,避免因病情波动影响康复。
七、预后情况
卵巢纤维瘤是良性肿瘤,大多数患者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复发率较低。但术后仍需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复发或其他卵巢病变。一般建议术后12年内每36个月复查一次,2年后可每年复查一次。复查项目包括妇科检查、超声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