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预防脑膜炎的疫苗有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适用于6月龄-15周岁儿童青少年,6月龄-2周岁儿童抗体应答较弱)、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适用年龄广,对A、C群流行地区人群及前往者重要)、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适用于16周岁以上高风险人群)。接种注意事项包括接种前如实告知健康状况,接种后留观30分钟;特殊人群中儿童要关注年龄阶段及接种后反应,孕妇一般不建议接种除非特殊评估,过敏体质者接种需谨慎告知过敏史。
一、常见预防脑膜炎的疫苗类型
(一)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1.作用机制:该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A群脑膜炎球菌的免疫力,通过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抵御A群脑膜炎球菌的侵袭。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接种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后,人群中针对A群脑膜炎球菌的抗体阳转率较高,能够有效降低A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发病风险。
2.适用人群及特点:一般适用于6月龄-15周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等人群。对于6月龄-2周岁的儿童,由于其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接种后抗体应答可能相对较弱,但随着年龄增长,抗体水平会逐渐提高。
(二)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1.作用机制:能够同时激发机体对A群和C群脑膜炎球菌的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多项临床研究显示,接种该疫苗后,血清中A群和C群脑膜炎球菌抗体含量显著升高,可有效预防由A群和C群脑膜炎球菌引发的脑膜炎等疾病。
2.适用人群及特点:适用年龄范围较广,包括2周岁以上的儿童、青少年及成人。对于生活在脑膜炎球菌A群和C群流行地区的人群,以及前往该类地区的人群,接种此疫苗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一些脑膜炎高发的特定区域,通过大规模接种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显著降低了当地脑膜炎的发病率。
(三)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1.作用机制:可以使机体产生针对A群、C群、Y群和W-135群脑膜炎球菌的特异性抗体,涵盖了更多可能引发脑膜炎的脑膜炎球菌血清群。相关研究证实,接种该疫苗后,能够在较大范围内提供对不同血清群脑膜炎球菌的保护作用,有效预防由这些血清群引起的侵袭性疾病,如脑膜炎等。
2.适用人群及特点:通常适用于16周岁以上的人群,特别是那些处于脑膜炎球菌易感环境的高风险人群,如军队人员、前往脑膜炎球菌流行地区的旅行者等。对于军队人员来说,由于其集体生活的特点,更容易接触到脑膜炎球菌,接种该疫苗可以有效保护他们的健康。
二、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及特殊人群提示
(一)一般注意事项
1.在接种疫苗前,应向医生如实告知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包括是否有发热、急性感染性疾病等情况。如果受种者处于发热期或急性感染期,一般不宜接种疫苗,需待病情恢复后再考虑接种,因为此时机体免疫力较低,接种疫苗可能影响免疫效果或加重不适症状。
2.接种疫苗后,要在接种场所留观30分钟左右,以便及时发现是否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可能有接种部位的红肿、疼痛、低热等,一般为轻微反应,可自行缓解。但如果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喉头水肿等),应立即就医。
(二)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对于儿童接种脑膜炎疫苗,要特别关注其年龄阶段。例如,6月龄以下婴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接种某些脑膜炎疫苗可能效果不佳或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在接种前,医生会根据儿童的具体年龄、健康状况等综合评估是否适合接种以及选择合适的疫苗种类。同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接种后的反应,如出现持续高热、抽搐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带儿童就医。
2.孕妇:孕妇属于特殊人群,一般不建议接种脑膜炎疫苗,除非在特殊情况下,如处于脑膜炎高危环境且经过充分评估认为接种疫苗的益处大于潜在风险时,才会考虑接种。因为目前关于脑膜炎疫苗对孕妇及胎儿影响的研究相对有限,为了避免可能对胎儿造成的未知风险,一般会谨慎对待孕妇的脑膜炎疫苗接种。
3.过敏体质者:过敏体质者接种脑膜炎疫苗需要格外谨慎。在接种前,应详细告知医生过敏史,包括对疫苗成分、其他药物或食物等的过敏情况。如果对脑膜炎疫苗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则禁忌接种该疫苗;如果只是对其他物质过敏,需要医生评估接种的风险后再决定是否接种。例如,对鸡蛋过敏的人群,在接种某些含有鸡蛋成分提取物的脑膜炎疫苗时需要特别注意,医生会根据具体疫苗成分进行判断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