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是细长盲管,急性阑尾炎主要因管腔梗阻、细菌感染、胃肠道疾病影响、神经反射等致病因引发,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相关因素,生活方式和病史也与发病相关
一、阑尾的解剖生理基础
阑尾是一条细长的盲管,位于右下腹,近端与盲肠相通。其黏膜能分泌黏液,且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但在急性阑尾炎的发病中,主要是其管腔的梗阻等因素起关键作用。
二、急性阑尾炎的主要病因
1.阑尾管腔梗阻
淋巴滤泡增生:这是儿童和青少年急性阑尾炎的常见原因。阑尾黏膜下层有丰富的淋巴滤泡,当人体受到感染等刺激时,淋巴滤泡可明显增生,导致阑尾管腔狭窄甚至梗阻。例如,上呼吸道感染等可引起阑尾淋巴滤泡反应性增生,使阑尾腔堵塞,从而引发阑尾炎。
粪石阻塞:在成年人中较为常见,粪石是由粪便干结形成的固体物质,可堵塞阑尾腔。粪石一旦阻塞阑尾管腔,阑尾内部的分泌物就无法排出,导致腔内压力升高,影响阑尾的血液循环,为细菌感染创造条件。
异物、寄生虫等:如阑尾腔内进入蛔虫、虫卵或其他异物,也可造成阑尾管腔梗阻,进而引发炎症。
2.细菌感染:当阑尾管腔梗阻后,阑尾内部的细菌大量繁殖,细菌可分泌内毒素和外毒素,损伤阑尾黏膜上皮,使细菌得以侵入阑尾壁,引起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厌氧菌等。例如,梗阻导致阑尾局部的免疫防御功能降低,细菌容易在局部大量滋生,引发炎症反应。
3.胃肠道疾病的影响:胃肠道的一些疾病,如肠炎、腹泻、便秘等,可引起阑尾管壁肌肉和血管痉挛,导致阑尾管腔狭窄、血供障碍,从而增加了急性阑尾炎的发病风险。例如,肠炎时肠道的炎症可能蔓延至阑尾,影响阑尾的正常功能。
4.神经反射因素:胃肠道功能紊乱时,可反射性引起阑尾环形肌和阑尾动脉的痉挛性收缩。阑尾动脉痉挛性收缩会导致阑尾缺血、坏死,为细菌感染提供机会。比如,当人精神紧张、胃肠道功能失调时,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影响阑尾的血运和管腔状态,诱发急性阑尾炎。
三、不同人群急性阑尾炎的特点及相关因素
1.儿童
特点:儿童急性阑尾炎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延误诊断。这是因为儿童的大网膜发育不全,不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炎症容易扩散。
相关因素:儿童淋巴系统发育旺盛,淋巴滤泡增生导致阑尾管腔梗阻的情况较为常见。而且儿童的免疫力相对较低,一旦发生阑尾管腔梗阻,更容易发生细菌感染引发炎症。此外,儿童的表达能力有限,对腹痛等症状的描述不准确,也是导致诊断延误的因素之一。
2.老年人
特点:老年人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腹痛程度较轻,但病情进展可能较快,容易出现穿孔等并发症。
相关因素:老年人的阑尾壁变薄,血管逐渐硬化,加上可能存在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使得其对炎症的反应能力下降。同时,老年人的胃肠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便秘等情况,增加了粪石阻塞阑尾管腔的风险,从而诱发急性阑尾炎。
3.女性
特点:女性急性阑尾炎的表现可能因生理周期等因素有所不同,但总体上仍遵循阑尾管腔梗阻和感染等基本发病机制。
相关因素:女性在妊娠期,增大的子宫可压迫阑尾,导致阑尾管腔受压,增加了梗阻的可能性。此外,女性的生殖系统与阑尾相邻,一些妇科炎症可能蔓延至阑尾,诱发阑尾炎。而在月经周期中,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对阑尾的功能有一定影响,但这一机制相对较为复杂,主要还是基于阑尾管腔梗阻和感染的基本病因。
4.生活方式因素
饮食不规律:长期饮食不规律,如暴饮暴食、经常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可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胃肠道蠕动紊乱,增加阑尾管腔梗阻的风险。例如,暴饮暴食后可能导致粪便干结形成粪石,或者引起胃肠道功能失调,反射性导致阑尾痉挛等,从而诱发急性阑尾炎。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的人,胃肠道蠕动功能相对较弱,容易出现便秘等情况,增加了粪石阻塞阑尾管腔的概率。而且运动少的人身体免疫力可能相对较低,对细菌感染的抵抗力减弱,也不利于阑尾炎症的恢复。
5.病史因素
既往有胃肠道疾病史:如既往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其胃肠道黏膜存在一定的病变,阑尾黏膜也可能受到影响,更容易发生阑尾管腔梗阻或感染,从而增加了急性阑尾炎的发病风险。例如,溃疡性结肠炎可累及肠道全层,包括阑尾,导致阑尾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容易引发炎症。
有腹部手术史:腹部手术可能导致阑尾周围组织粘连,影响阑尾的正常蠕动和管腔通畅性,增加了阑尾管腔梗阻的可能性,进而诱发急性阑尾炎。比如,曾行盆腔手术的患者,可能引起阑尾周围粘连,影响阑尾的血运和管腔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