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大发作又称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具全面性脑功能紊乱特征,有强直期和阵挛期等发作过程分期;其病因包括遗传因素、脑部疾病(如先天性脑发育异常、颅脑外伤、颅内感染等)、全身或系统性疾病(如代谢紊乱、中毒等);诊断依据临床表现、脑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等;预防需针对有癫痫家族史人群及有脑部疾病等易患因素人群采取相应措施,急救时要确保环境安全、正确放置患者、不强行按压肢体,发作超5分钟未停要打急救电话。
发作过程分期
强直期:患者突然意识丧失,跌倒在地,全身骨骼肌持续性收缩,表现为眼球上翻、喉部痉挛发出尖叫、面色发绀、瞳孔散大、呼吸暂停等,持续数秒至数十秒。此期由于肌肉强烈收缩,可导致患者身体剧烈晃动,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避免受伤,因为儿童在发作时可能因身体失控而撞击周围硬物。
阵挛期:紧接着进入阵挛期,肌肉交替性收缩与松弛,呈一张一弛交替性抽动,阵挛频率逐渐减慢,松弛时间逐渐延长,持续约1-3分钟。在这一阶段,患者肢体抽搐幅度较大,需要周围人保持冷静,避免强行按压患者肢体,防止造成骨折等损伤。
癫痫大发作的病因
遗传因素:在有癫痫家族史的人群中,发生癫痫大发作的风险相对较高。例如,某些单基因遗传性癫痫综合征,如儿童失神癫痫等,与特定的基因突变有关,遗传因素通过影响大脑神经元的离子通道功能等,增加了癫痫大发作的易感性。
脑部疾病:
先天性脑发育异常:如胎儿在胚胎发育时期出现大脑皮质发育畸形等情况,可导致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从而引发癫痫大发作。对于婴幼儿时期就出现癫痫大发作的患儿,需详细检查脑部发育情况,排查先天性脑发育异常的可能。
颅脑外伤:头部受到严重撞击等外伤后,可能会导致脑组织损伤、出血等,进而引起癫痫大发作。例如,交通事故导致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伤后一定时间内发生癫痫大发作的概率增加。
颅内感染:如脑炎、脑膜炎等颅内感染性疾病,炎症刺激大脑组织,可破坏神经元的正常功能,引发癫痫大发作。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发生颅内感染相关的癫痫大发作,需要及时治疗颅内感染以控制癫痫发作。
全身或系统性疾病:
代谢紊乱:如低血糖、低血钙等代谢紊乱情况。低血糖时,大脑神经元缺乏足够的能量供应,导致异常放电,引发癫痫大发作;低血钙可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也容易诱发癫痫发作。对于患有糖尿病等易出现低血糖情况的患者,需注意维持血糖稳定,预防癫痫大发作。
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氧气的运输,导致大脑缺氧,引起神经元异常放电,出现癫痫大发作;某些药物中毒,如抗精神病药物过量等,也可能诱发癫痫大发作。
癫痫大发作的诊断
临床表现:医生主要依据患者典型的发作表现来初步诊断癫痫大发作,详细询问患者或目击者发作时的具体情况,包括发作前有无先兆、发作时的意识状态、肢体抽搐的顺序和范围、发作持续时间等。例如,患者发作时突然意识丧失、全身抽搐等典型表现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脑电图检查:脑电图是诊断癫痫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在癫痫大发作时,脑电图可出现特异性的痫性放电波形,如全面性的棘波、棘慢波综合等。对于疑似癫痫大发作的患者,常规进行脑电图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次脑电图检查阴性不能排除癫痫,可能需要多次脑电图检查或进行动态脑电图监测等进一步明确。
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帮助医生排查脑部是否存在结构异常,如脑部肿瘤、脑血管畸形、脑萎缩等病变,这些病变可能是导致癫痫大发作的病因。例如,通过头颅MRI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脑部的细微结构变化,对于发现颅内的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癫痫大发作的预防与急救
预防:
对于有癫痫家族史的人群:应进行遗传咨询,了解癫痫遗传的相关风险,进行基因检测等相关检查,评估后代发生癫痫的概率。对于孕妇,在孕期要注意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降低胎儿发生先天性脑发育异常等导致癫痫的风险。
对于有脑部疾病等易患因素的人群: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对于颅内感染患者,应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控制感染;对于颅脑外伤患者,要及时进行规范的治疗,促进脑组织恢复,降低癫痫大发作的发生风险。
急救:
当患者发生癫痫大发作时:首先要确保患者周围环境安全,迅速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道引起窒息。不要强行按压患者抽搐的肢体,以免造成骨折等损伤。如果患者发作时间超过5分钟仍未停止,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身体较为脆弱,在急救过程中更要特别注意保护,避免过度晃动等操作。
癫痫大发作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癫痫发作类型,通过了解其定义、病因、诊断以及预防急救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应对癫痫大发作相关情况,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