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轻度表现为兴奋等,中度有嗜睡等,重度意识不清等;肌张力有增高、减低情况;原始反射如拥抱、吸吮反射有相应异常;惊厥有多种形式和发生时间;呼吸可增快、减慢、暂停;瞳孔有缩小、散大情况;脑水肿表现为前囟张力增高,且各表现间相互关联,需密切观察新生儿各项表现,早期识别干预对改善预后重要。
一、意识改变
1.轻度:主要表现为兴奋、激惹,肢体及下颏可出现颤动,拥抱反射活跃,肌张力正常或增高,原始反射正常,瞳孔无改变,呼吸平稳,可持续数小时至天,预后良好。新生儿出生时轻度窒息,Apgar评分1分钟7-10分,多在24小时内症状消失,极少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2.中度:表现为嗜睡、迟钝,肌张力减低,肢体自发动作减少,可出现惊厥,前囟张力正常或稍高,拥抱、吸吮反射减弱,瞳孔缩小,对光反应迟钝,呼吸节律可能有改变,持续时间较长,约数天,1周后症状消失者可能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Apgar评分1分钟4-6分,24小时后意识障碍明显,可持续数天。
3.重度:意识不清,常处于昏迷状态,肌张力松软,肢体自发动作消失,惊厥频繁,反复呼吸暂停,前囟张力高,拥抱、吸吮反射消失,瞳孔不等大或放大,对光反应消失,心率减慢,呼吸不规则或暂停,病死率高,存活者多留有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Apgar评分1分钟0-3分,昏迷时间较长,多在数周后仍不恢复。
二、肌张力改变
1.增高:多见于轻度和中度HIE,在轻度HIE中,可表现为肢体及下颏颤动,肌张力正常或增高;中度HIE时,肌张力减低,但部分患儿也可能出现肌张力增高的表现,如肢体呈伸展性增强等情况,这与脑部受损后神经传导异常有关,影响了肌肉的正常张力调节。
2.减低:重度HIE时常见,由于脑部广泛受损,导致肌肉失去正常的神经支配,肌张力明显减低,肢体松软,自发动作减少。这是因为脑部的神经中枢对肌肉的控制功能严重障碍,使得肌肉无法维持正常的紧张度。
三、原始反射异常
1.拥抱反射:轻度HIE时,拥抱反射活跃;中度HIE时,拥抱反射减弱;重度HIE时,拥抱反射消失。拥抱反射是新生儿特有的原始反射,其异常表现反映了脑部不同程度的损伤,通过观察拥抱反射可以评估新生儿脑部的功能状态。
2.吸吮反射:轻度HIE时,吸吮反射正常或稍活跃;中度HIE时,吸吮反射减弱;重度HIE时,吸吮反射消失。吸吮反射的异常同样与脑部受损程度相关,脑部受损会影响神经对吸吮动作的调控。
四、惊厥
1.发作形式:可为轻微型、多灶性、局灶性惊厥,也可为全身性强直-阵挛性惊厥。轻微型惊厥表现为凝视、眼球偏斜、眨眼、面部小抽动等,不易被察觉;多灶性惊厥为多个部位的肌肉抽动;局灶性惊厥为身体某一局部的抽动;全身性强直-阵挛性惊厥则表现为全身肌肉的强烈收缩和抽动。
2.发生时间:多在出生后12-24小时出现,少数可在24-48小时后出现。惊厥的发生是由于脑部缺氧缺血导致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引起,不同程度的HIE惊厥发生时间和形式有所差异,重度HIE惊厥出现较早且程度较重。
五、呼吸改变
1.呼吸增快或减慢:轻度HIE时,呼吸可基本正常或轻度增快;中度和重度HIE时,可出现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呼吸增快可能是机体对缺氧的一种代偿反应,但随着病情加重,呼吸节律不整提示呼吸中枢受到明显抑制,如重度HIE时可能出现呼吸暂停等严重呼吸节律异常。
2.呼吸暂停:重度HIE时较常见,由于脑部呼吸中枢受损,导致呼吸调节功能障碍,出现呼吸暂停现象。呼吸暂停会进一步加重脑部缺氧,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
六、瞳孔改变
1.缩小:中度HIE时可能出现瞳孔缩小,对光反应迟钝,这是因为脑部受损影响了瞳孔的神经调节功能。
2.散大:重度HIE时常见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提示脑部损伤严重,视神经及相关神经中枢功能严重障碍。
七、脑水肿表现
1.前囟张力增高:中度和重度HIE时,由于脑部水肿导致颅内压升高,前囟张力增高,可伴有头围增大等表现。前囟是反映颅内压的重要窗口,前囟张力增高提示颅内压异常,需要密切关注。
2.意识障碍与脑水肿的关系:脑水肿会进一步加重意识改变,随着脑水肿的发展,意识障碍可能逐渐加重,如从嗜睡发展为昏迷等,同时还可能伴随其他神经系统症状的恶化。
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表现,需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各项表现,不同程度的HIE在意识、肌张力、原始反射、惊厥、呼吸、瞳孔及脑水肿等方面有不同的表现特点。在护理新生儿时,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症状,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由于新生儿是特殊人群,其身体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HIE对新生儿的影响更为严重,需要医护人员高度重视,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