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绝经的前兆包括月经相关变化,如周期、量、经期持续时间改变;血管舒缩症状,如潮热、盗汗;精神神经症状,如情绪波动、记忆力减退;其他身体变化,如泌尿生殖系统的阴道干涩性交疼痛、尿频尿急,骨骼肌肉的骨质疏松、肌肉松弛等。
一、月经相关变化
1.月经周期改变
月经周期可能会变得不规律,有的女性会出现月经周期延长,原本28-30天的周期可能变为35天以上,甚至数月不来月经;也有的女性会出现月经周期缩短,少于21天。这是因为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排卵变得不规律,导致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紊乱。从年龄角度看,一般在45-55岁左右开始出现这种情况,对于有家族遗传因素的女性,可能在这个年龄段范围的早期就出现月经周期改变。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等可能会加重月经周期的紊乱程度,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调节。
月经量也可能发生变化,有的女性月经量会减少,表现为每次月经使用的卫生巾数量明显少于以往;有的女性则可能出现月经量增多,甚至出现大量阴道出血的情况,这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过程中,激素水平波动导致子宫内膜异常增生或脱落引起的。
2.经期持续时间变化
经期持续时间可能会延长,原本3-7天的经期可能会延长到10天甚至更久;也有的女性经期持续时间会缩短。这同样与卵巢分泌激素的功能逐渐失常有关,激素水平的不稳定影响了子宫内膜的修复过程。
二、血管舒缩症状
1.潮热
潮热是快绝经女性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突然感到胸部、颈部及面部发热,随后出汗,一般持续1-3分钟。这是因为卵巢功能衰退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从年龄因素来看,通常在45岁左右开始出现潮热症状,且随着年龄接近绝经期,潮热的发作频率可能会增加。生活方式中,饮酒、食用辛辣食物等可能会诱发或加重潮热症状,因为这些因素会刺激血管扩张。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女性,潮热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影响,需要更加关注自身身体状况。
2.盗汗
夜间睡眠时出现盗汗现象,即睡眠中出汗,醒来后汗止。这也是由于雌激素缺乏导致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盗汗可能会影响女性的睡眠质量,长期盗汗还可能导致身体脱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对于更年期女性,尤其是合并有骨质疏松等疾病的,睡眠质量差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病情,所以需要注意改善睡眠环境等。
三、精神神经症状
1.情绪波动
快绝经的女性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表现为焦虑、抑郁、烦躁等。例如,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就大发雷霆,或者情绪低落、对事物缺乏兴趣等。这是因为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影响了大脑中神经递质的平衡,如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变化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年龄上,一般在45岁前后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情绪波动,对于性格原本就比较敏感、内向的女性,可能情绪波动会更加明显。生活方式中,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环境、缺乏社交活动等会加重情绪波动的程度。有家族精神疾病病史的女性,在快绝经时情绪波动可能会更为复杂,需要家人更多的关心和陪伴。
2.记忆力减退
部分快绝经的女性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的情况,表现为容易忘事,对近期发生的事情记忆模糊。这与雌激素缺乏影响大脑的认知功能有关。随着年龄接近绝经期,记忆力减退的情况可能会逐渐明显,对于从事需要良好记忆力工作的女性,如教师、程序员等,可能会对工作产生一定影响。在生活中,通过适当的脑力锻炼,如阅读、下棋等,可能有助于改善记忆力减退的情况,但根本还是要关注卵巢功能的变化。
四、其他身体变化
1.泌尿生殖系统变化
阴道干涩、性交疼痛: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黏膜变薄、弹性降低,导致阴道干涩,性生活时出现疼痛。这种情况在45岁左右开始逐渐明显,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会影响性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中,过度清洁阴道等不良卫生习惯可能会加重阴道干涩的症状。对于合并有阴道炎等妇科疾病的女性,这种情况可能会更加严重,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尿频、尿急:雌激素缺乏会影响泌尿系统的黏膜组织,导致尿道黏膜变薄,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尤其是在夜间,尿频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对于老年女性本身泌尿系统就相对脆弱,快绝经时出现尿频、尿急需要注意与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相鉴别。
2.骨骼肌肉变化
骨质疏松:雌激素对维持骨骼的密度和强度有重要作用,快绝经时雌激素水平下降,骨吸收增加,骨形成减少,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表现为骨痛、骨折风险增加等。在年龄方面,50岁左右的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会明显升高,对于有家族骨质疏松病史的女性,更要提前关注骨骼健康。生活方式中,缺乏运动、钙摄入不足等会加重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所以快绝经的女性要注意增加富含钙的食物摄入,如奶制品、豆制品等,同时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瑜伽等。
肌肉松弛:雌激素缺乏还可能导致肌肉松弛,表现为身体线条变松弛,肌肉力量下降等。这会影响女性的体态和日常活动能力,对于从事体力劳动或需要良好身体机能的女性,肌肉松弛可能会带来诸多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