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与新冠感染在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诊断鉴别方面均有不同。病因上支气管炎由生物、物理、化学性刺激等引起,新冠感染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中支气管炎主要是咳嗽、咳痰等,全身症状轻,新冠感染症状多样且轻重差异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病原学检查各有特点;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表现不同;诊断均需综合多种因素,且两者及与其他疾病需鉴别。
一、病因方面
1.支气管炎:多由生物(如病毒、细菌等)、物理(如冷空气、粉尘等)、化学性刺激(如吸烟、空气污染等)引起,不同年龄段人群因生活环境、免疫状况等因素,致病原可能有差异,例如儿童可能更易因病毒感染引发支气管炎,而长期吸烟的中老年人群则可能因化学刺激因素导致。
2.新冠感染: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病毒具有较强传染性,不同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人群均易感,其传播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途径,全球不同地区因病毒变异等因素,流行的毒株可能不同,对人群健康影响因个体差异而有不同表现。
二、临床表现方面
1.症状表现
支气管炎:主要症状为咳嗽,起初为干咳,随后可能有咳痰,部分患者可伴有喘息、气短等,全身症状相对较轻,一般无明显发热或仅有低热,年龄较小儿童可能咳嗽症状相对不典型,表现为呼吸增快等。
新冠感染:症状多样,常见有发热(可为低热、中等度热或高热)、干咳、乏力,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嗅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病情严重程度差异大,有的轻症患者仅表现类似普通感冒症状,而重症患者可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甚至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等严重情况,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儿童患者症状相对成人可能更不典型,有的可能仅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体征表现
支气管炎:体格检查时,肺部可闻及散在干、湿啰音,啰音部位不固定,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一般无明显呼吸困难体征,年龄较小儿童听诊时可能呼吸音粗糙等。
新冠感染:轻症患者肺部体征可不明显,重症患者可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肺部可闻及湿啰音等,不同病情阶段体征有变化。
三、实验室检查方面
1.血常规
支气管炎: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血常规可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病毒感染引起的则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计数可能相对有变化,不同年龄患者因免疫功能等差异,血常规表现可能有一定特点,儿童患者血常规变化可能受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影响。
新冠感染:血常规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血小板可减少,病情进展时炎症指标可能有变化,如C反应蛋白(CRP)、血沉等可升高,不同病程阶段血常规指标变化有规律可循,年龄因素会影响血常规结果的解读,例如儿童的正常血常规范围与成人不同。
2.病原学检查
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支气管炎可通过病毒核酸检测等方法检测相应病毒,细菌感染引起的可通过痰培养等找到相应致病菌;不同病原体检测方法不同,且需要考虑患者年龄对采样等的影响,儿童采样相对困难时可能需要采用合适的方式获取标本进行检测。
新冠感染:主要通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等明确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不同检测方法有各自特点,在不同人群中检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有差异,例如对于儿童患者,核酸检测采样要注意符合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四、影像学检查方面
1.胸部X线或CT
支气管炎:大多数患者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部分患者可见肺纹理增粗等非特异性改变;CT检查可能更清晰显示肺部情况,对于一些不典型病例有辅助诊断价值,不同年龄患者胸部影像学表现因胸廓发育等因素有差异,儿童胸部影像学解读需考虑其生理特点。
新冠感染:早期胸部影像学可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见肺部呈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不同病情阶段影像学表现不同,年龄因素会影响对影像学改变的判断,例如儿童新冠感染患者肺部影像学改变可能与成人有差异。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
1.诊断
支气管炎: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病史及相关检查综合诊断,结合患者有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后考虑支气管炎;需要详细询问患者接触史、既往病史等情况,年龄较小儿童诊断时要考虑其特殊的发病特点。
新冠感染: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诊断,流行病学史包括是否有疫情高发地区旅居史、接触新冠病毒感染者等,实验室检查核酸检测阳性等是确诊重要依据,不同年龄人群诊断时要充分考虑其年龄相关的表现特点。
2.鉴别诊断
支气管炎与新冠感染:需要鉴别,新冠感染有特定的流行病学史,除呼吸道症状外全身症状相对更明显,病原学检查可明确是否为新冠病毒感染,而支气管炎主要是由非新冠病毒等其他因素引起的呼吸道炎症,通过病原学等检查可区分两者;同时还要与其他类似呼吸道疾病如肺炎等鉴别,肺炎一般肺部影像学改变更明显,有更典型的肺部实变等表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