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皮肤过敏是儿童常见病症,接触、吸入、食入等途径的过敏原可致皮肤出现如瘙痒、红斑、皮疹等不适,发病与免疫系统未成熟致炎症介质释放有关,诊断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过敏原检测,预防需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选合适衣物和洗护用品、合理饮食,护理要做好皮肤护理、避免搔抓、观察病情变化,需家长和医护人员共同关注以减少其发生及影响
一、儿童皮肤过敏的定义
儿童皮肤过敏是指儿童的皮肤接触到某些外界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产生异常反应,导致皮肤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的一种常见病症。过敏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接触儿童皮肤,例如接触性的物质(如某些衣物材质、洗护用品等)、吸入性的物质(如花粉、尘螨等)以及食入性的物质(如某些食物等)。
二、常见过敏原及引发的皮肤表现
接触性过敏原:
衣物材质:一些儿童对化纤材质的衣物比较敏感,接触后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红斑等症状。例如,部分儿童穿着化纤面料的新衣服后,皮肤很快就会出现红色的小疹子,并且伴有明显的瘙痒感,这是因为化纤材质不透气且可能含有一些刺激性化学物质,刺激儿童皮肤引发过敏。
洗护用品:某些儿童使用的沐浴露、洗发水等洗护用品中含有的香料、防腐剂等成分可能成为过敏原。比如,使用了含有某种特定香料的沐浴露后,儿童的脸部、身体等部位可能会出现红肿、起皮等过敏表现。
吸入性过敏原:
花粉:在花粉传播的季节,儿童接触到空气中的花粉后,皮肤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常见的表现为皮肤瘙痒、风团样皮疹等。例如,春季花粉较多时,经常在户外活动的儿童,面部、颈部等暴露部位容易出现皮肤过敏症状,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隆起风团,颜色可红可白,伴有剧烈瘙痒。
尘螨:尘螨是室内常见的过敏原,儿童接触尘螨后可能引发皮肤过敏。症状多在夜间或晨起时较为明显,皮肤可能出现红斑、丘疹,还可能伴有眼部瘙痒、鼻塞等其他过敏相关症状。
食入性过敏原:
食物:牛奶、鸡蛋、鱼虾等是儿童常见的食入性过敏原。比如,对牛奶过敏的儿童,饮用牛奶后可能会出现口周红斑、呕吐、腹泻,同时皮肤也可能出现湿疹样改变等过敏表现;对鱼虾过敏的儿童,食用后皮肤可能迅速出现红斑、瘙痒,严重时可能出现喉头水肿等严重过敏反应。
三、儿童皮肤过敏的发病机制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当接触过敏原时,免疫系统中的肥大细胞等会被激活,释放出组胺等炎症介质,这些炎症介质会导致皮肤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从而引起皮肤的红肿、瘙痒、皮疹等一系列过敏症状。例如,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作用于皮肤血管,使血管扩张,血液渗出到血管外,导致局部皮肤出现红斑、水肿;同时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瘙痒感。
四、儿童皮肤过敏的诊断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儿童的发病情况,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部位、诱发因素、既往过敏史等。例如,询问家长儿童是否在接触某种特定物质后出现皮肤过敏症状,是否有家族过敏史等。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儿童的皮肤进行全面检查,观察皮肤病变的形态、部位、范围等。比如,查看皮疹是红斑、丘疹、风团还是其他形态,分布在哪些部位等。
过敏原检测:可以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方法来明确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是将少量高度纯化的过敏原液体滴于儿童皮肤上,然后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如果儿童对该过敏原过敏,15-20分钟内就会在点刺部位出现类似蚊虫叮咬的红肿块,出现阳性反应;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则是通过检测血液中针对特定过敏原的IgE抗体水平来判断是否过敏。
五、儿童皮肤过敏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如果通过过敏原检测明确了儿童的过敏原,应尽量避免儿童接触该过敏原。例如,对尘螨过敏的儿童,要保持室内清洁,经常晾晒被褥,使用防螨的床上用品等;对花粉过敏的儿童,在花粉传播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
注意衣物和洗护用品选择:给儿童选择棉质等天然材质、刺激性小的衣物;选择温和、无刺激、经过过敏原测试的儿童洗护用品。
合理饮食: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儿童,添加新的食物时要遵循少量添加、逐次引入的原则,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例如,添加鸡蛋时,先从少量开始,观察儿童皮肤、消化道等是否有异常表现。
护理要点:
皮肤护理:保持儿童皮肤清洁,但要注意洗澡水温度不宜过高,洗澡时间不宜过长,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等清洁用品。洗完澡后及时给儿童涂抹温和的保湿霜,保持皮肤湿润,有助于修复皮肤屏障。例如,选择含有神经酰胺、甘油等成分的保湿霜,能够有效锁住皮肤水分,缓解皮肤干燥引起的瘙痒等不适。
避免搔抓:儿童皮肤过敏时往往伴有瘙痒感,要注意修剪儿童指甲,避免儿童搔抓皮肤导致皮肤破损,引起感染。可以给儿童戴棉质的手套,防止搔抓。
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儿童皮肤过敏症状的变化,如皮疹的范围是否扩大、瘙痒程度是否加重等。如果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等严重过敏反应表现,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儿童皮肤过敏是一个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通过了解过敏原、做好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儿童皮肤过敏的发生以及减轻过敏症状对儿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