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息肉是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所致,可生长在宫腔任何部位,部分无症状,有症状者表现为阴道流血等,超声、宫腔镜等可辅助检查,无症状小息肉可随访,有症状或大息肉需手术;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女性,按与肌壁关系分类型,多数无症状,有症状者表现多样,超声等可辅助检查,无症状接近绝经期者随访,有症状者可药物或手术治疗。
一、定义与本质
1.子宫息肉:是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所致,由子宫内膜腺体、间质和血管组成,可单发或多发,外观呈单个或多个光滑肿物,蒂长短不一。其发生可能与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炎症刺激等有关,从组织学角度看是子宫内膜的异常增生组织团块。
2.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常见于30-50岁女性,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生与女性激素(如雌激素、孕激素)相关,还可能受遗传因素影响,本质是子宫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形成的团块。
二、发病部位与形态
1.子宫息肉:可生长在子宫腔内任何部位,如宫体部、宫颈管内等,多数息肉直径较小,呈舌状、球形等,有细长的蒂与子宫壁相连。
2.子宫肌瘤:按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肌壁间肌瘤(位于子宫肌壁内,周围被肌层包围)、浆膜下肌瘤(向子宫浆膜面生长,突出于子宫表面,由浆膜层覆盖)、黏膜下肌瘤(向子宫黏膜方向生长,突出于宫腔,表面仅由黏膜层覆盖),形态可为球形结节状,与周围组织界限较清楚。
三、临床表现差异
1.子宫息肉
症状表现: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经间期出血、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流血等。对于育龄期女性,长期的不规则阴道流血可能影响受孕,导致不孕不育;在绝经期女性,可能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需警惕其他病变,但子宫息肉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与年龄性别关系:各年龄段女性均可发生,但育龄期女性相对更易受雌激素影响而发病,而绝经期女性发病可能与激素水平波动及局部炎症等因素有关,总体无严格的性别特异性,男女发病无差异,但因生理结构差异,仅女性会出现子宫相关病变。
2.子宫肌瘤
症状表现:多数患者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有症状者主要与肌瘤的部位、大小和有无变性相关,常见症状有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肌壁间肌瘤及黏膜下肌瘤常见)、下腹包块、白带增多、压迫症状(如压迫膀胱可引起尿频、尿急,压迫直肠可引起便秘等)。对于育龄期女性,肌瘤可能影响妊娠过程,导致流产、早产等;在绝经期女性,肌瘤可能会逐渐萎缩,但也有少数情况肌瘤不萎缩甚至增大,需密切关注。
与年龄性别关系:多见于30-50岁女性,青春期前少见,绝经后肌瘤多可萎缩。女性因有子宫这一生殖器官,所以是肌瘤的高发人群,男性无子宫,不会发生子宫肌瘤。
四、辅助检查区别
1.超声检查
子宫息肉:经阴道超声检查是常用方法,可显示子宫腔内稍高回声团,边界清楚,形态规则,蒂部可显示为细带状回声与子宫肌层相连。
子宫肌瘤:超声检查可明确肌瘤的位置、大小、数目等,表现为子宫肌层内低回声、等回声或高回声结节,边界清晰。
2.宫腔镜检查
子宫息肉:宫腔镜下可见宫腔内有单个或多个息肉样物,呈粉红色或鲜红色,质软,有蒂或无蒂,可直接观察息肉的位置、大小及形态,并可在宫腔镜下进行活检以明确病理性质。
子宫肌瘤:宫腔镜下可观察到黏膜下肌瘤,表现为宫腔内隆起的肿物,表面有子宫内膜覆盖,其蒂部可在宫腔镜下被识别,有助于与子宫息肉鉴别。
3.病理检查
子宫息肉:病理检查可见子宫内膜腺体、间质和血管组成,腺体排列紊乱,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间质水肿等,一般为良性病变,但少数有恶变可能,需通过病理明确其具体性质。
子宫肌瘤:病理检查可见平滑肌细胞和结缔组织纤维,平滑肌细胞呈梭形,与正常子宫平滑肌细胞有一定差异,一般为良性肿瘤,但也有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恶变,需依据病理结果准确判断其良恶性。
五、治疗原则不同
1.子宫息肉
对于无症状的小息肉:若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且息肉较小,可定期随访观察,因为部分小息肉可能会自行消退,尤其是在雌激素水平波动时。对于育龄期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定期观察同时需关注对受孕的影响,若影响受孕可考虑进一步治疗。
对于有症状或较大的息肉: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这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对于绝经期女性,若息肉较大或有症状,也可考虑手术切除,以避免息肉发生恶变等情况。
2.子宫肌瘤
对于无症状的肌瘤:尤其是接近绝经期的女性,肌瘤较小且无明显症状,可定期随访观察,每3-6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监测肌瘤的大小、形态等变化。在随访过程中,需关注肌瘤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若肌瘤无明显变化且患者无症状,可继续观察。
对于有症状的肌瘤:治疗方法较多,包括药物治疗(如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等,可缩小肌瘤体积,缓解症状,但停药后肌瘤可能复发)、手术治疗(如肌瘤切除术、子宫切除术等,需根据患者年龄、生育需求、肌瘤情况等综合选择)。对于年轻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尽量保留子宫,行肌瘤剔除术;对于无生育需求、症状严重或怀疑恶变的患者,可考虑子宫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