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中风半边瘫痪的应对包括紧急处理与就医,如拨打急救电话、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期医疗干预,包括药物治疗、评估监测;康复治疗前期准备,如病情稳定评估、营养支持;康复治疗阶段,有肢体、语言、平衡步行训练;日常生活照料与家庭护理,包括体位摆放、皮肤护理、心理护理;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如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戒烟限酒等;定期复诊与病情监测,定期复诊、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一、紧急处理与就医
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当老人家中风半边瘫痪时,首先要保持冷静,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让专业医护人员尽快前来评估和处理。因为中风的治疗有时间窗,及时就医至关重要。对于老人来说,延误治疗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
2.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老人出现呕吐等情况,要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危险。这是因为中风后老人可能会有吞咽困难等情况,呕吐物容易误吸。
二、急性期医疗干预
1.药物治疗:到达医院后,医生会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药物治疗,比如使用溶栓药物(若符合溶栓指征)等,这些药物可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挽救缺血半暗带,减少神经功能缺损。但具体药物的使用是基于严格的临床评估和循证医学依据,医生会根据老人的年龄、身体状况、病史等多方面因素来选择。
2.评估与监测:医生会对老人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头颅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或MRI)等,以明确中风的类型(缺血性或出血性)和严重程度,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会监测老人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因为这些指标的异常可能会影响进一步的治疗。
三、康复治疗前期准备
1.病情稳定评估:在老人病情趋于稳定后,会进行康复治疗的前期准备。要确保老人的生命体征平稳,如血压控制在相对合适的范围(一般收缩压不宜低于120mmHg,不高于180mmHg等,具体需根据老人基础血压等情况),血糖等指标也在合理范围。
2.营养支持:保证老人的营养摄入,对于半边瘫痪的老人,可能存在吞咽困难等情况,必要时会通过鼻饲等方式保证营养供给,以维持老人的身体机能,为后续康复治疗提供基础。因为良好的营养状态有助于老人更好地耐受康复训练。
四、康复治疗阶段
1.肢体康复训练
被动运动:在发病早期,如果老人无法自主活动,康复治疗师会帮助老人进行患侧肢体的被动运动,包括关节的屈伸、旋转等活动,频率一般为每天数次,每次每个关节活动数分钟。这样可以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这是因为长期不活动会导致关节挛缩和肌肉废用性萎缩,通过被动运动可以维持关节活动度和肌肉的基本功能。
主动运动训练:当老人病情进一步恢复,有一定自主运动能力时,会开始指导老人进行患侧肢体的主动运动训练,从简单的握拳、伸指等动作开始,逐渐过渡到坐起、站立、行走等。例如,先让老人练习用健侧肢体辅助患侧肢体进行握拳动作,然后逐步引导患侧肢体自主完成握拳等动作。主动运动训练可以增强患侧肢体的肌力和协调性,随着康复的进展,逐渐增加运动的难度和强度。
2.语言康复训练(若有语言障碍):如果老人中风后伴有语言障碍,会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包括发音训练、词汇理解训练、语句表达训练等。例如,让老人从简单的单字发音开始,如“啊”“哦”等,然后逐渐过渡到词汇,如“爸爸”“妈妈”等,再进行语句的表达训练,如让老人说出简单的需求等。语言康复训练需要根据老人语言障碍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并且要循序渐进,鼓励老人积极参与训练。
3.平衡与步行训练(后期):当老人肢体肌力有一定恢复后,会进行平衡与步行训练。先训练老人的平衡能力,如让老人在站立位下进行身体的左右前后晃动练习,保持平衡。然后逐步进行步行训练,使用辅助器具(如拐杖等)帮助老人练习行走,从室内短距离行走开始,逐渐增加行走距离和难度。平衡与步行训练有助于老人恢复独立的行走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五、日常生活照料与家庭护理
1.体位摆放:在家庭护理中,要注意正确的体位摆放。例如,仰卧位时,患侧肩部用枕头垫高,上肢保持伸展位,手指伸展;下肢膝关节下垫小枕头,保持膝关节微屈。侧卧位时,要注意患侧在上,头部有枕头支撑,患侧上肢前伸,下肢屈曲等。正确的体位摆放可以预防肢体挛缩,保持关节良好的功能位。
2.皮肤护理:由于半边瘫痪的老人活动受限,容易发生压疮,所以要定期为老人翻身,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要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同时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于易出汗的部位,要及时擦拭,必要时使用气垫床等辅助设备预防压疮。
3.心理护理:老人中风后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家人要给予关心和心理支持。可以多与老人交流,了解老人的心理状态,鼓励老人积极面对康复治疗,让老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因为心理状态对老人的康复也有重要影响,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康复效果。
六、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调整:饮食要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原则。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例如,每天保证摄入一定量的绿叶蔬菜,如菠菜、芹菜等,水果可以选择香蕉、苹果等富含钾等营养成分的。同时要控制肉类的摄入量,尤其是动物脂肪含量高的肉类。因为高盐、高脂饮食会增加老人患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风险,不利于中风的康复和预防复发。
2.生活方式调整:鼓励老人戒烟限酒,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老年人每天需要7-9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心态平和。因为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对血管造成损害,影响脑部血液循环,而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可能会导致血压波动,加重病情。
七、定期复诊与病情监测
1.定期复诊:老人需要定期到医院复诊,一般出院后1-2周复诊一次,之后根据病情逐渐延长复诊间隔。复诊时医生会检查老人的康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如康复训练计划等。同时会检查老人的各项指标,如血压、血糖、血脂等,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药物等治疗措施。
2.病情监测:家人要密切监测老人的病情变化,如肢体活动情况、语言功能、意识状态等。如果发现老人出现新的不适症状,如头痛、呕吐、肢体活动障碍加重等,要及时就医。因为中风有复发的可能,密切监测病情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