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瘙痒常见局部原因有阴道炎症(滴虫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细菌性)、外阴局部病变(鳞状上皮细胞增生、硬化性苔藓、湿疹)、化学品刺激、不良卫生习惯;全身原因有糖尿病、黄疸、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不明原因等。伴随阴道分泌物异常、外阴皮肤改变、全身症状分别提示不同疾病。就医时需根据情况就诊,做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血糖及相关、肝功能等检查。生活中要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合适内裤、经期注意卫生;饮食避免辛辣,糖尿病患者控饮食;心理上要舒畅,避免不良情绪。
一、外阴瘙痒的常见原因
1.局部原因
阴道炎症:
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阴道毛滴虫可寄生于阴道、尿道、膀胱等部位,会导致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稀薄脓性、泡沫状、有异味,刺激外阴引起瘙痒,多见于生育年龄女性,性生活频繁等因素易诱发。研究表明,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外阴瘙痒发生率较高,且其阴道分泌物中的毛滴虫能破坏阴道内环境,进一步加重瘙痒症状。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主要由假丝酵母菌感染所致,常见诱因有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等。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样,外阴瘙痒明显,瘙痒程度轻重不一,常伴有外阴灼热痛、性交痛及排尿痛等,在女性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糖尿病患者由于阴道内糖原增加,酸度增高,更易滋生假丝酵母菌引发感染。
细菌性阴道病:是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主要有加德纳菌等厌氧菌以及人型支原体等,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外阴轻度瘙痒,多发生于性活跃期女性,性生活不注意卫生等可增加发病风险,其阴道分泌物中的胺类物质等会刺激外阴引起瘙痒。
外阴局部病变
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外阴局部潮湿、摩擦等有关,主要症状为外阴瘙痒,患者多难以忍受,搔抓后可出现外阴皮肤增厚、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等改变,常见于中年或绝经后女性,长期搔抓等不良刺激会使病情加重。
外阴硬化性苔藓:是一种以外阴及肛周皮肤萎缩变薄为主的皮肤疾病,病因可能与自身免疫、遗传、性激素缺乏等有关,主要症状为外阴瘙痒、性交痛及外阴烧灼感,病变早期外阴皮肤红肿,出现粉红、象牙白色或有光泽的多角形小丘疹,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外阴萎缩、阴道口狭窄等,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绝经后女性和青春期少女多见。
外阴湿疹: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外阴皮肤炎症反应,外界因素如化纤内裤、卫生巾等刺激,内在因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等,表现为外阴瘙痒、红斑、丘疹、水疱等多形性皮疹,搔抓后可出现糜烂、渗出等,各年龄段女性均可发病。
化学品刺激:使用刺激性的卫生巾、卫生护垫、肥皂等,或接触某些化纤类内裤,可对外阴皮肤产生刺激,引起外阴瘙痒,尤其敏感体质的女性更易出现这种情况,使用不合适的卫生用品后短时间内就可能出现瘙痒症状。
不良卫生习惯:不注意外阴清洁,长时间不更换内裤,外阴局部污垢积聚,会刺激外阴引起瘙痒,尤其在月经期间,若不及时更换卫生巾,这种情况更易发生,一般通过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等良好卫生习惯可改善。
2.全身原因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尿液中含糖量高,刺激外阴皮肤,容易引起外阴瘙痒,同时糖尿病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并发阴道炎症,进一步加重瘙痒症状,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外阴瘙痒更为常见,需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来缓解症状。
黄疸:肝胆疾病引起黄疸时,血液中胆盐含量升高,会沉积于皮肤,刺激神经末梢导致全身皮肤瘙痒,也可累及外阴引起瘙痒,常见于肝硬化、胆管阻塞等患者,通过检测肝功能等相关指标可辅助诊断。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多发生在妊娠中晚期,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也可出现外阴瘙痒,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升高、胆道排泄功能异常等有关,对胎儿有一定影响,如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等,需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情况。
不明原因外阴瘙痒:部分患者外阴瘙痒原因难以明确,可能与精神心理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等有关,需进一步排查相关疾病后才能确定。
二、外阴瘙痒的伴随症状及可能提示的疾病
1.伴阴道分泌物异常
分泌物呈泡沫状、有异味:多提示滴虫性阴道炎,除了外阴瘙痒外,阴道分泌物典型特点为稀薄脓性、泡沫状、有异味。
分泌物呈豆腐渣样:常见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阴道分泌物为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样。
分泌物有鱼腥臭味:多见于细菌性阴道病,阴道分泌物有鱼腥臭味。
2.伴外阴皮肤改变
外阴皮肤增厚、色素沉着或减退:可能是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患者外阴瘙痒后搔抓可出现这些皮肤改变。
外阴皮肤萎缩、出现多角形小丘疹:考虑外阴硬化性苔藓,病变早期可出现外阴皮肤红肿,出现粉红、象牙白色或有光泽的多角形小丘疹,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外阴萎缩等。
伴外阴皮疹、水疱、糜烂渗出:提示外阴湿疹,表现为外阴瘙痒、红斑、丘疹、水疱等多形性皮疹,搔抓后可出现糜烂、渗出等。
3.伴全身症状
伴多饮、多食、多尿:要考虑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除外阴瘙痒外,常伴有多饮、多食、多尿等全身症状。
伴皮肤黄染:需考虑黄疸,黄疸患者除外阴瘙痒外,全身皮肤可能有黄染表现,同时可伴有乏力、腹痛等其他症状。
伴妊娠相关表现:妊娠期女性出现外阴瘙痒,需考虑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常发生在妊娠中晚期,可能伴有皮肤瘙痒等表现。
三、外阴瘙痒的就医建议及检查
1.就医建议
当出现外阴瘙痒时,若瘙痒持续不缓解或逐渐加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应及时就医。尤其是伴有阴道分泌物异常、外阴皮肤改变或全身症状时,更需尽早就诊。
就诊时应告知医生瘙痒出现的时间、程度、伴随症状等情况,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
2.相关检查
妇科检查:医生会对外阴、阴道、宫颈等进行直观检查,观察外阴皮肤有无病变、阴道分泌物的性状等。
阴道分泌物检查:通过取阴道分泌物进行显微镜检查等,可明确是否有滴虫、假丝酵母菌、细菌等感染,如滴虫性阴道炎可发现阴道毛滴虫,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可找到假丝酵母菌芽孢或菌丝等。
血糖及相关检查:对于怀疑糖尿病引起外阴瘙痒的患者,需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以明确血糖情况。
肝功能等检查:若考虑黄疸等全身疾病引起外阴瘙痒,需进行肝功能、肝胆超声等相关检查,了解肝胆情况。
四、外阴瘙痒的一般注意事项
1.生活方面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液或肥皂,清洗时要注意由前向后清洗,保持外阴局部的卫生。
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减少对外阴皮肤的摩擦和刺激。
月经期间要勤换卫生巾,保持外阴清洁,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2.饮食方面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外阴瘙痒症状。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饮食,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合理控制血糖水平,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外阴瘙痒。
3.心理方面
外阴瘙痒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心理压力,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因为精神因素可能会加重瘙痒症状。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出现外阴瘙痒时,更要注意调节心理状态,避免因瘙痒影响自身及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