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一般指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多数可治好,其预后与病情轻重、治疗是否及时规范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和治疗能明显提高治愈率。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病程包括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目前虽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但通过综合对症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早期治疗以抗病毒、退热、补液为主,防止休克和肾功能损伤;中期针对低血压休克需快速扩容,少尿期注重肾功能保护,预防电解质紊乱;多尿期则需补充液体和电解质,避免脱水。
如果能在发病早期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多数患者可顺利度过各病程阶段,进入恢复期,完全康复。但如果延误治疗,出现严重休克、急性肾衰竭、肺水肿等并发症,尤其是高龄或有基础疾病者,可能危及生命,死亡率会升高。
因此,流行性出血热并非不治之症,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多数患者经规范处理后可痊愈,且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