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药可能引起皮肤瘙痒,这是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与药物成分及个体耐受有关。
常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都可能诱发皮肤反应。利福平可导致皮肤发红、瘙痒,甚至出现斑丘疹;吡嗪酰胺可能引发光敏反应,使暴露部位皮肤瘙痒、红肿;异烟肼则可能通过影响体内代谢,导致皮肤干燥、瘙痒。这些反应多因药物作为过敏原刺激免疫系统,引发组胺等炎症介质释放,或直接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所致。
皮肤瘙痒的程度因人而异,轻度者仅表现为局部轻微发痒,严重时可出现全身广泛皮疹、瘙痒难耐,影响睡眠和生活。出现症状时需注意区分是药物过敏还是其他原因,如皮肤干燥、合并湿疹等。若瘙痒伴随皮疹、发热、呼吸困难,可能是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并就医。轻度瘙痒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缓解,同时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抓挠引发感染。切勿自行停药,需由医生评估是否调整用药方案,平衡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