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即脑梗死,脑卒中和脑梗死的区别包括概念范围、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方面。
1.概念范围
脑卒中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又称中风,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总称,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而脑梗死属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
2.发病机制
脑卒中中的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脑组织,压迫和破坏脑组织,引起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缺血性脑卒中则是由于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发生坏死和软化,脑梗死就是典型的缺血性脑卒中。
3.临床表现
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因类型不同而异。出血性脑卒中常突然发病,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等症状。脑梗死起病相对较缓,多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常见症状有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清、口角歪斜等,但也可因梗死部位和面积不同而表现多样。
4.治疗方法
脑卒中的治疗需根据具体类型制定方案。出血性脑卒中以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防止再出血等为主,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脑梗死的治疗则侧重于尽快恢复脑血流,如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降纤治疗等,同时进行康复治疗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