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中风后遗症有后遗症、感觉障碍、语言障碍、吞咽障碍、认知障碍、情绪障碍等,康复方法有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语言康复训练、吞咽功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物理治疗、心理康复治疗、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
一.后遗症
1.运动功能障碍
这是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表现为一侧肢体(上肢或下肢)无力、瘫痪,无法正常活动,如走路时下肢拖拽、上肢屈曲不能伸直,严重时可能完全无法站立或行走。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肢体痉挛,即肌肉僵硬、活动受限。
2.感觉障碍
患病一侧的肢体可能出现麻木、疼痛、蚁行感、烧灼感等异常感觉,或对温度、触觉等刺激的感知能力下降,容易导致烫伤、擦伤等意外。
3.语言障碍
包括运动性失语,能理解他人说话,但自己无法清晰表达或说话不流利;感觉性失语,能说话,但听不懂他人或自己的话语;命名性失语,知道事物的用途,却叫不出名称等。
4.吞咽障碍
吞咽食物时费力,容易发生呛咳,严重时可能导致误吸,引发吸入性肺炎。
5.认知障碍
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判断力失误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管性痴呆。
6.情绪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烦躁、易怒等情绪变化,对生活失去信心,影响康复进程。
二.康复方法
1.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在患者肢体无法主动活动时,由家属或康复师帮助进行关节活动,如屈伸、旋转等,预防关节挛缩、肌肉萎缩。
当患者肢体有一定活动能力后,指导其进行主动运动,如抬手、抬腿、坐起、站立、行走等,逐渐增强肌力和平衡能力。可借助康复器械,如平衡杠、助行器等辅助训练。
2.语言康复训练
根据语言障碍的类型进行针对性训练,例如对运动性失语患者,从简单的发音、单字、词语开始练习,逐步过渡到句子和对话;对感觉性失语患者,通过图片、实物等结合声音进行刺激,帮助其理解语言含义。
3.吞咽功能训练
包括空咽训练、冰刺激训练、口腔运动训练等,增强吞咽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严重吞咽困难者,可先通过鼻饲管保证营养摄入,再逐步过渡到经口进食。
4.认知功能训练
通过记忆游戏、计算练习、逻辑推理题等方式,锻炼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也可借助电脑软件进行认知康复训练。
5.物理治疗
如电疗、磁疗、针灸、推拿等,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肢体功能和感觉障碍。
6.心理康复治疗
家属和医护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关心和鼓励,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树立康复信心。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或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
7.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穿衣、洗漱、进食、如厕等日常活动的训练,提高其独立生活能力,为回归家庭和社会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