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具有较强血行转移能力,可转移至肺、骨、肝等部位,淋巴转移通常先累及肾门淋巴结后向其他区域转移,还能直接侵犯肾周围组织、肾静脉及邻近器官等。
一、血行转移
肾癌具有较强的血行转移能力,肿瘤细胞可经肾静脉进入下腔静脉,甚至可达右心房。研究显示,约20%~40%的肾癌患者确诊时已存在远处血行转移,其中肺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约30%~50%的患者会发生肺转移,可表现为肺部结节等;骨转移也较为常见,约占10%~20%,常见转移部位为椎体、骨盆等,患者可能出现骨痛、病理性骨折等症状;肝转移相对较少,但也有报道,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等表现。
二、淋巴转移
肾癌的淋巴转移通常先累及肾门淋巴结,随后向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腔静脉旁淋巴结等区域转移,区域淋巴结转移率约为20%~35%。肿瘤细胞通过淋巴管扩散,可在淋巴结内生长,导致淋巴结肿大,进而可能影响相应区域的淋巴回流及机体免疫功能等,不同年龄段、不同病史的患者淋巴转移的进展速度可能有所差异,例如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相对低下,淋巴转移可能相对更易进展。
三、直接侵犯
肾癌可直接侵犯肾周围组织,如肾周脂肪囊,随着肿瘤的生长,还可侵犯肾静脉,进而延伸至下腔静脉,形成瘤栓。此外,肿瘤还可能侵犯肾上腺、肝脏、脾脏等邻近器官,对于女性患者,由于盆腔解剖结构特点,若侵犯至邻近盆腔器官时可能有其特殊表现;有基础病史如肾脏基础疾病的患者,肿瘤直接侵犯可能导致原有病情加重,需更谨慎评估侵犯范围及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