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关键在于出现时间、胆红素水平、黄疸进展、其他症状和病因等方面的不同。
1.出现时间: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病理性黄疸则出现较早,通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且持续时间较长,可能超过2周。
2.胆红素水平:生理性黄疸的胆红素水平相对较低,通常不会超过221μmol/L;病理性黄疸的胆红素水平较高,可能超过221μmol/L,或者胆红素上升速度较快,每天胆红素升高超过85μmol/L。
3.黄疸进展:生理性黄疸的黄疸进展较为缓慢,通常不会迅速加重;病理性黄疸的黄疸进展较快,可能迅速加重,或者出现黄疸消退后再次出现的情况。
4.其他症状:生理性黄疸通常没有其他明显症状,宝宝的精神状态、食欲和体重增长等都正常;病理性黄疸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如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体重不增、发热、呕吐、腹胀等。
5.病因:生理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病理性黄疸则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溶血、胆道闭锁、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新生儿黄疸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由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如果宝宝出现黄疸,家长应该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果是生理性黄疸,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情况即可;如果是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治疗,以避免胆红素对宝宝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