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和其他途径传播。性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未经治疗的患者1年内最具传染性;患有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或产道将梅毒螺旋体传给胎儿;少数情况下可通过输血、接触污染衣物间接传播,其中输血及接触污染衣物传播概率较低且因血液筛查严格等因素风险较低。
一、性接触传播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性接触是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同性及异性之间的性接触。未经治疗的患者在感染后的1年内最具传染性,随着病期延长,传染性逐渐减小,感染4年以上一般无传染性。在性接触过程中,梅毒螺旋体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例如,有研究表明,与梅毒患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感染梅毒的风险较高。
二、母婴传播
患有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将梅毒螺旋体传给胎儿,引起先天性梅毒。一般在妊娠4个月后,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及脐静脉由母体传给胎儿,可造成流产、早产、死胎或分娩先天梅毒儿。此外,少数胎儿也可在分娩过程中通过产道时被感染,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例如,血清学阳性的孕妇如果未经规范治疗,其胎儿感染梅毒的概率较高。
三、其他途径传播
少数情况下,梅毒可通过输血、接触污染的衣物等间接传播。比如,输入了被梅毒螺旋体污染的血液,受血者可能会感染梅毒。但这种情况相对比较罕见,主要是因为目前对血液的筛查比较严格,能有效降低通过输血感染梅毒的风险。另外,接触梅毒患者的贴身衣物等,如果衣物上有带有梅毒螺旋体,且自身皮肤有破损,也有感染的可能,但这种概率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