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期孕20-30周肾盂前后径正常小于7mm,孕30周后小于10mm,10-15mm为轻度、15-20mm为中度、大于20mm为重度肾积水;新生儿期肾盂前后径正常小于10mm,10-15mm需考虑肾积水,超15mm相对较重,可能与泌尿系统发育异常等有关,肾积水均需密切随访观察后续变化及相关功能结构情况
一、胎儿期肾积水参考值
胎儿肾积水在超声检查中较为常见,一般来说,孕20-30周时,胎儿肾盂前后径正常参考值通常小于7mm;孕30周后,肾盂前后径正常参考值多小于10mm。若肾盂前后径在10-15mm之间,多考虑为轻度肾积水;15-20mm为中度肾积水;大于20mm则为重度肾积水。胎儿肾积水的情况可能与胎儿的尿液排泄等生理过程有关,若出现异常需密切随访观察其后续变化。
二、新生儿期肾积水参考值
出生后新生儿的肾积水超声检查参考值,一般肾盂前后径正常应小于10mm。如果肾盂前后径在10-15mm之间,需考虑存在肾积水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如进行肾功能检查、泌尿系统超声动态观察等。若肾盂前后径超过15mm,则肾积水程度相对较重,可能提示存在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等问题,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等,需要及时就医评估,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进一步的诊疗方案。新生儿肾积水的发生可能与先天性的泌尿系统发育异常等多种因素相关,对于有肾积水的新生儿,要密切关注其肾功能变化以及泌尿系统形态结构的发展情况,因为肾积水可能会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长期的肾积水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