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虫性尿道炎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尿道引起,可经性接触或公共浴池等间接传播,患者有尿道瘙痒、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且尿道口可能红肿有分泌物,通过病原学检查等确诊,主要用硝基咪唑类药物治疗且性伴侣需同时治疗,妊娠期女性用药需谨慎,儿童感染少见要排查间接传播并安全用药,性活跃人群需避免不洁行为及时就诊。
一、定义与病原体
滴虫性尿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尿道所引起的炎症,阴道毛滴虫为厌氧寄生原虫,既可以通过性接触直接传播,也能通过公共浴池、浴盆、浴巾、坐便器等间接传播。
二、症状表现
患者常出现尿道瘙痒感,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不适症状,尿道口可能红肿,并有稀薄或脓性分泌物排出,部分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需结合检查综合判断。
三、诊断方法
通过病原学检查确诊,如取尿道分泌物涂片镜检查找阴道毛滴虫,也可进行核酸检测等分子生物学方法辅助诊断,以明确是否存在阴道毛滴虫感染。
四、治疗要点
主要采用硝基咪唑类药物治疗,如甲硝唑等,但需遵循规范用药原则。性伴侣通常也需同时接受治疗,以避免交叉感染。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妊娠期女性:使用药物时需谨慎权衡,因部分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案,充分评估药物风险与妊娠需求。
儿童:儿童感染滴虫性尿道炎相对少见,若发生需重点排查间接接触传播途径,如公共浴具等,且治疗时需考虑儿童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干预方式,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基础上的安全用药。
性活跃人群:性活跃期女性及男性感染风险相对较高,需注意避免不洁性行为,保持安全的性健康行为,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诊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