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治疗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适用于直径≤2cm有蒂或无浸润小广基息肉、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针对直径>2cm广基或怀疑恶变息肉,外科手术用于息肉大、内镜难切或怀疑恶变难完整切除情况,儿童胃息肉少见多为增生性息肉,大或有出血按情况选内镜或外科且需考虑生理特点,成年需综合息肉情况判断,有基础病史者如凝血障碍需先纠正,心肺功能不全要评估耐受性多学科协作。
一、内镜下治疗
1.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适用于直径≤2cm的有蒂息肉或广基但无浸润的小息肉。通过内镜将息肉圈套并切除,能完整切除病变组织,创伤小,恢复快。
2.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针对直径>2cm的广基息肉或怀疑有恶变倾向的息肉,可将病变黏膜完整剥离切除,有助于明确病理诊断及彻底治疗。
二、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息肉较大、内镜下切除困难、怀疑恶变且无法通过内镜完整切除的情况,需行外科手术切除。
三、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胃息肉相对少见,多为增生性息肉,若无明显症状且息肉较小,可定期观察,暂不急于治疗;若息肉较大或有出血等表现,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内镜下或外科手术治疗,且儿童手术需充分考虑其生理特点,确保手术安全。
2.成年患者:需根据息肉的大小、数量、病理类型等综合判断治疗方案。若为腺瘤性息肉等有恶变倾向的息肉,应积极处理;同时需关注患者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治疗时需统筹考虑基础病对治疗的影响。
3.有基础病史患者:若患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内镜下治疗可能增加出血风险,需先纠正凝血功能;若患者有心肺功能不全等情况,选择治疗方式时要充分评估手术耐受性,必要时多学科协作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