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不张原因涵盖气道阻塞(胎粪吸入致细支气管或肺泡被堵、先天性气道畸形致气道不通畅)、肺组织受压(胸腔积液、气胸、纵隔肿瘤等压迫肺组织)、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该物质合成不足致肺泡萎陷)、呼吸运动相关(新生儿呼吸肌弱、呼吸抑制等影响肺泡扩张)。
一、气道阻塞相关原因
1.胎粪吸入综合征:胎儿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吸入混有胎粪的羊水,胎粪会阻塞细支气管或肺泡,阻碍气体交换,从而引发肺不张。这是因为胎粪的机械性堵塞作用,使得肺泡无法正常通气和膨胀。
2.先天性气道畸形:如先天性气管狭窄、支气管囊肿等,这些先天性的结构异常会造成气道不通畅,气体无法顺利进入相应肺组织,导致肺不张。例如先天性气管狭窄会限制气道内径,影响气流通过,进而使肺组织不能充分扩张。
二、肺组织受压相关原因
胸腔内病变可压迫肺组织导致肺不张,常见的有胸腔积液,胸腔内过多的液体积聚,会压迫肺组织使其不能正常膨胀;气胸时,胸腔内气体积聚,同样会对肺组织产生压迫,阻碍肺的扩张;纵隔肿瘤等占位性病变也会挤压肺组织,致使受压迫的肺区域出现肺不张。
三、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相关原因
早产儿由于肺发育不成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不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稳定性的作用,其缺乏会使肺泡萎陷,引发肺不张。低出生体重儿也常存在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相对不足的情况,增加了肺不张的发生风险。
四、呼吸运动相关因素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呼吸肌力量较弱,呼吸运动可能不够有力,无法充分使肺泡扩张,进而容易导致肺不张。此外,新生儿出生后如果呼吸抑制等情况,也会影响肺组织的正常膨胀,增加肺不张的发生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