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毛囊炎是睾丸部位毛囊及其周围组织因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发的炎症,病因包括局部皮肤卫生不佳、多汗致毛囊口堵塞或搔抓等造成毛囊损伤使细菌侵入,症状早期有红色丘疹渐变为脓疱且常伴疼痛瘙痒,诊断靠询问病史及观察典型表现并可辅助细菌培养,治疗需局部清洁及外用抗生素,特殊人群中儿童要避免搔抓保持清洁,成年男性需纠正不良卫生习惯并控制基础病,性伴侣需注意避免交叉感染。
一、定义
睾丸毛囊炎是发生于睾丸部位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疾病,主要由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毛囊引发。
二、病因
1.细菌感染: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因局部皮肤卫生不佳,如不勤换内裤、局部多汗致毛囊口堵塞,细菌侵入毛囊引发感染;或因搔抓、摩擦等造成毛囊损伤,进而诱发炎症。
三、症状
1.早期表现:睾丸部位出现红色丘疹,随病情发展,丘疹可能逐渐变为脓疱。
2.伴随症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瘙痒感,若炎症加重,局部红肿加剧、疼痛明显。
四、诊断
医生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观察睾丸部位皮肤的典型表现(如红色丘疹、脓疱等)即可初步诊断,必要时可能进行细菌培养等辅助检查以明确具体病原体。
五、治疗
1.局部清洁:保持睾丸部位清洁干燥,可使用碘伏等进行局部消毒。
2.药物治疗:外用抗生素类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等(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使用指导)。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应避免用手搔抓睾丸部位,家长需帮助其保持局部清洁,穿着宽松舒适的内裤,减少局部摩擦,以防炎症加重或继发其他感染。
2.成年男性:需纠正不良卫生习惯,定期清洗会阴部位,若本身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应积极控制基础病,因这类人群更易发生感染且感染可能较难控制。
3.性伴侣:若男性患者患有睾丸毛囊炎,其性伴侣需注意避免交叉感染,必要时协同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