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红色表现常见于活动期炎症充血、血管显露及边缘炎性反应,老年患者出现红色表现需尤关注因其愈合能力差并发症风险高,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史者易因持续刺激致炎症充血更明显,有不良生活方式者因损伤胃黏膜致红色表现且延缓溃疡愈合。
一、内镜下红色表现的常见原因
1.活动期炎症充血:胃溃疡处于活动期时,胃黏膜的炎症反应较为明显,炎症细胞浸润会导致局部黏膜充血,在内镜下表现为红色。研究表明,活动期胃溃疡的黏膜多呈现明显的充血、水肿状态,色泽可呈红色或暗红色,这是由于炎症刺激使得局部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液充盈所致。
2.血管显露:当胃溃疡较深时,可能会暴露底部的血管结构,在内镜下可见红色的血管。有临床研究指出,若胃溃疡内镜下发现血管显露等红色征象,提示溃疡有较高的再出血风险,因为血管直接暴露在胃酸等刺激下,容易发生破裂出血。
3.边缘炎性反应:溃疡边缘的黏膜因炎症刺激处于活跃状态,炎性细胞浸润等会使边缘组织呈现红色改变,这反映了溃疡局部的炎症持续存在,尚未进入稳定的愈合阶段。
二、不同人群的相关影响
1.老年患者:老年胃溃疡患者出现红色表现时需尤为关注,老年群体愈合能力相对较差,红色表现可能意味着病情相对活跃,溃疡愈合进程可能较慢,且发生并发症的风险相对更高,如出血、穿孔等,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2.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史者: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会持续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炎症反复,更容易出现胃溃疡且内镜下表现为红色。幽门螺杆菌感染可破坏胃黏膜的防御机制,使得溃疡局部炎症充血更明显,红色表现可能是幽门螺杆菌持续作用的结果。
3.有不良生活方式者:长期吸烟、饮酒的患者,烟草中的尼古丁、酒精等会损伤胃黏膜,加重胃黏膜的炎症反应,使得胃溃疡局部更容易呈现红色表现,不良生活方式会延缓溃疡的愈合,甚至导致溃疡反复不愈或出现红色活跃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