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细菌性痢疾有全身症状(突然起病、发热等,儿童感染中毒症状重可致惊厥等)和肠道症状(左下腹阵发性绞痛、稀水样便转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慢性细菌性痢疾有全身症状(间歇性低热或乏力等,长期影响营养和儿童生长发育)和肠道症状(腹泻与便秘交替、黏液便或少量脓血便)
一、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症状体征
1.全身症状:
多见于志贺菌属感染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患者常突然起病,有发热症状,体温多在39℃左右,可伴有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儿童患者可能因感染中毒症状较重而出现惊厥、嗜睡甚至昏迷等表现,这与儿童的生理特点有关,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对感染的应激反应相对更强烈。
2.肠道症状:
腹痛:多位于左下腹,这是因为乙状结肠和直肠是细菌性痢疾的常见受累部位。腹痛的性质多为阵发性绞痛,是由于肠道炎症刺激导致肠壁平滑肌痉挛引起。
腹泻:初期多为稀水样便,随着病情进展可转为黏液脓血便,每日排便次数可达十余次甚至数十次。这是由于痢疾杆菌侵袭肠黏膜,引起肠黏膜炎症、坏死和溃疡,导致黏液分泌增加、出血等,儿童腹泻次数过多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需特别关注其液体出入量和电解质平衡。
里急后重:患者有明显的肛门坠胀感,总是有排便不尽的感觉,是由于直肠受累,炎症刺激直肠肛门括约肌所致。
二、慢性细菌性痢疾的症状体征
1.全身症状:
患者可呈现间歇性发作的低热或自觉乏力等情况,与急性发作期相比全身症状相对较轻,但长期慢性过程会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尤其是儿童可能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因为长期的慢性炎症消耗机体能量,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2.肠道症状:
腹泻与便秘交替:病情缓解期可能腹泻症状减轻,出现便秘情况,这是由于肠道黏膜的慢性炎症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黏液便或少量脓血便:大便中仍有黏液,偶尔可见少量脓血,肠道黏膜持续存在炎症修复过程,时好时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