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采集需询问近期饮食及痢疾患者接触史,关注发病时间与腹泻等症状;典型急性菌痢有发热腹痛腹泻且转为黏液脓血便等表现,中毒型起病急骤肠道症状可能轻;粪便常规镜检有大量白细胞等,病原学检查粪便培养志贺菌属是确诊金标准且送检需在使用抗生素前,血常规急性期白细胞等增高,中毒型白细胞总数显著升高,儿童症状可能不典型需密切观察,老年人易有并发症需详尽采集病史并综合评估身体状况。
一、病史采集
1.询问近期饮食情况,重点了解是否摄入过被污染的食物,如变质的肉类、不洁的蔬菜水果等,以及是否有与痢疾患者密切接触史。2.关注发病时间,明确腹泻、腹痛等症状起始时间,记录大便次数、性状(如是否为黏液脓血便)、有无里急后重感等。
二、临床表现
1.典型急性细菌性痢疾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初期多为稀便,随后迅速转变为黏液脓血便,每日排便次数可达数次至十余次,伴里急后重(即有便意但排便不尽感)。2.中毒型痢疾多见于儿童,起病极为急骤,可突发高热、惊厥、休克或昏迷,而肠道症状可能较轻,甚至无明显腹泻及脓血便,需高度警惕。
三、实验室检查
1.粪便常规: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15个/高倍视野)、红细胞,还可能发现巨噬细胞,提示肠道炎症及出血。2.粪便病原学检查:粪便培养检出志贺菌属细菌是确诊痢疾的金标准,送检粪便标本需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以保证检出率。3.血常规:急性期患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常增高;中毒型痢疾患者白细胞总数显著升高,可达(10~20)×10/L以上,可伴核左移现象。
四、特殊人群考虑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痢疾症状可能不典型,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粪便检查以明确诊断,注意与小儿肠炎等其他肠道疾病鉴别,避免延误治疗。2.老年人:机体抵抗力较弱,可能症状不典型,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病史采集需详尽,实验室检查时需综合评估整体身体状况,警惕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