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等为主要表现,其引发原因包括肩部原因和肩外原因,中医认为还与年老体弱、肝肾亏损、气血不足有关。肩周炎有自愈倾向,病程一般为1~2年,但部分患者可能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等。
1.肩部原因
本病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软组织退行病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基本因素。
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是主要的激发因素。
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
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等。
2.肩外因素
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发生的肩部牵涉痛,因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肉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
无论急性或慢性肩部损伤,肩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均可出现充血、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从而诱发肩周炎。
此外,中医认为肩周炎的发生还与年老体弱、肝肾亏损、气血不足有关。
肩周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非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可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促进肩关节活动度的恢复。
运动治疗:包括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可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
中医传统治疗:如针灸、推拿、按摩等,可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
2.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可缓解疼痛和炎症。
肌松药:如氯唑沙宗、乙哌立松等,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局部封闭:痛点局部封闭可有效缓解疼痛,但需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肩周炎有自愈倾向,病程一般为1~2年,但部分患者可能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对于肩周炎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包括功能锻炼、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同时,患者应注意肩部保暖,避免过度劳累和外伤,保持良好的姿势和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