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呈球形具双层衣壳形似车轮由RNA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经粪-口途径传播致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现腹泻呕吐发热等水样便可致脱水电解质紊乱;霍乱弧菌为弧形或逗点状革兰氏阴性菌具鞭毛运动活泼,经被污染水和食物传播致患者剧烈腹泻呈米泔水样便伴频繁呕吐可致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甚至危及生命不同人群可感染儿童等特殊人群易现严重并发症。
一、轮状病毒
1.形态结构:轮状病毒呈球形,具有双层衣壳,电镜下外观形似车轮,直径约70-75nm,由RNA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外层衣壳呈放射状排列的结构特征使其具有独特的形态学表现。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例如被污染的水源、食物等可成为传播载体,婴幼儿因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接触病毒后更易感染。
3.致病特点:是引起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原体,感染后主要症状为腹泻、呕吐、发热等,腹泻多为水样便,病情严重时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尤其在婴幼儿群体中高发,不同年龄阶段的婴幼儿因免疫功能差异,感染后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6-24月龄婴幼儿更易出现较为明显的腹泻等症状。
二、霍乱弧菌
1.形态结构:霍乱弧菌为弧形或逗点状的革兰氏阴性菌,具有一根鞭毛,运动活泼,其菌体结构使其能够在外界环境中一定程度上存活和传播。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被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在卫生条件较差、水源或食品卫生难以保障的地区易造成霍乱的传播流行,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经常接触被污染水源的人群,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3.致病特点:是引发霍乱的病原体,感染后会导致患者出现剧烈的腹泻,典型表现为米泔水样便,同时伴有频繁呕吐,若不及时治疗,很快会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能感染霍乱弧菌,但儿童等特殊人群由于身体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感染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可能更高,需要特别关注其体液平衡等情况的监测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