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典型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部分患者有下腹部疼痛、血尿,老年患者症状可不典型;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即增加饮水量、注意休息,药物治疗是根据病原菌选合适抗菌药物,儿童、妊娠期、老年患者治疗各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膀胱炎的症状
1.典型尿路刺激症状
尿频表现为排尿次数明显增多,每次尿量较少;尿急是指有尿意时迫不及待需立即排尿,难以控制;尿痛为排尿时尿道、耻骨上区或会阴部出现疼痛感,疼痛性质多为烧灼感或刺痛等,这些尿路刺激症状是膀胱炎常见的典型表现,由膀胱黏膜受炎症刺激引起。
2.其他伴随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腹部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少数患者会出现血尿,尿液颜色可呈淡红色或鲜红色,这是因为炎症导致膀胱黏膜充血、水肿,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所致;老年患者患膀胱炎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如仅表现为精神状态改变、乏力等,需特别留意观察。
二、膀胱炎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增加饮水量是重要的非药物干预措施,通过多排尿起到冲洗尿道的作用,有助于将细菌等病原体排出体外,一般建议每天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左右,可分多次饮用;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让身体处于良好状态以利于机体恢复。
2.药物治疗
主要采用抗感染药物治疗,根据病原菌类型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例如对于常见的大肠埃希菌等引起的膀胱炎,常用相应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但具体药物选择需由专业医生依据患者具体病情(如病原菌种类、患者个体情况等)来判定,通常急性膀胱炎可采用短疗程疗法。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患者患膀胱炎时,因泌尿系统发育未完全成熟,需及时就医,治疗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谨慎选择药物;妊娠期女性患膀胱炎,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同时要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老年患者患膀胱炎时,由于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且可能合并基础疾病,治疗中要密切关注基础疾病状况,用药时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增加饮水量要根据自身心肾功能适当调整,避免过多饮水加重心肾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