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由志贺菌等病原菌感染引发分急性与慢性,急性起病较急有发热腹痛腹泻等表现且有里急后重感,慢性是急性痢疾病程超两月迁延不愈有反复发作腹痛腹泻等,儿童感染易发生高热惊厥需重视早诊,成人感染与卫生习惯相关,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易加重恢复慢,需与病毒性肠炎等鉴别,病毒性肠炎发热轻腹泻为水样便无黏液脓血便,可通过粪便病原学检测区分。
一、临床表现特征
痢疾主要由志贺菌等病原菌感染引发,临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等类型,具体表现如下:
急性痢疾:起病较急,多有发热症状,体温可在38℃~39℃甚至更高,发热程度与感染病菌的毒力及机体反应相关;腹痛常见于下腹,呈阵发性绞痛;腹泻初期为稀水样便,随后转为黏液脓血便,每日排便次数频繁,可达十余次甚至数十次,同时伴有里急后重感,即有排便不尽的感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慢性痢疾:通常是急性痢疾病程超过2个月迁延不愈所致,患者会有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大便中常带有黏液,部分患者可伴有乏力、消瘦等全身表现,病情时轻时重,对日常生活和营养状况有一定影响。
二、不同人群特点影响
儿童:儿童感染痢疾时,高热惊厥等情况相对更易发生,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神经系统表现,因其机体免疫功能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成人更为迅速,应重视早期诊断和治疗。
成人:成人感染痢疾主要与个人生活方式及卫生习惯相关,如不注意饮食卫生(食用被污染的食物等)易引发感染,发病后需注意休息、保证充足水分摄入以防止脱水等情况。
有基础疾病者:本身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等)的患者感染痢疾后,病情可能更易加重,恢复相对较慢,需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监测及痢疾相关症状的管理,防止出现并发症等情况。
三、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要点
痢疾需与其他肠道感染性疾病相鉴别,如病毒性肠炎等,病毒性肠炎一般发热程度相对较轻,腹泻多为水样便,无黏液脓血便,通过粪便病原学检测等实验室检查可明确区分痢疾与其他肠道感染性疾病,以便采取针对性的诊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