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裂局部有明显持续疼痛活动时加剧休息有隐痛、因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及炎症反应致肿胀伴淤青、按压骨折部位有强烈压痛可初步判位、严重时骨折端移位致肢体畸形、因疼痛及骨骼稳定性破坏致活动受限,全身轻微骨裂全身症状不明显,严重骨裂有应激反应,合并大量失血有贫血表现,儿童症状相对隐匿肿胀较明显,老年人因骨质疏松症状相对不典型但疼痛和活动受限仍明显需防二次损伤。
一、局部症状
1.疼痛:骨裂部位会出现明显且持续的疼痛,在受伤部位活动时疼痛会显著加剧,如骨折部位是下肢,行走或屈伸时疼痛加重;休息时疼痛虽可有所缓解,但仍会存在隐痛感,疼痛程度因骨裂的严重程度和个体对疼痛的耐受差异而有所不同。
2.肿胀:受伤部位的软组织因骨裂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以及炎症反应,会出现肿胀现象,皮肤表面可能伴随淤青,肿胀程度与骨裂造成的组织损伤范围和程度相关,损伤越重肿胀往往越明显。
3.压痛:用手指按压骨折部位时,会有明确且强烈的疼痛感觉,这与正常部位按压时的感觉有明显区别,通过压痛可以初步判断骨裂的大致位置。
4.畸形:严重的骨裂可能会出现骨折端移位,从而导致肢体外观发生畸形改变,例如肢体出现缩短、弯曲等异常形态,这种情况在长骨骨裂中相对较易观察到。
5.活动受限:由于骨裂部位疼痛以及骨骼稳定性遭到破坏,受伤肢体无法进行正常的活动,比如上肢骨裂可能无法正常抬举、屈伸,下肢骨裂则难以正常行走、负重等。
二、全身表现
轻微的骨裂通常全身症状不明显。而严重的骨裂可能因创伤引发机体应激反应,出现心率轻度加快、血压轻度波动等情况,但一般不会有高热、寒战等典型感染表现。若骨裂合并大量失血,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等贫血相关表现,但这种情况相对少见。另外,不同人群骨裂症状有一定差异,儿童骨裂时症状可能相对隐匿,疼痛可能不如成人剧烈,但肿胀可能较明显;老年人因骨质疏松,骨裂后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但疼痛和活动受限仍较为明显,且老年人骨裂后需特别注意避免二次损伤,防止因活动不当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