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扁平疣可先观察随访3-6个月,部分可自行消退;物理治疗可选冷冻或激光,冷冻要注意精准度和局部护理,激光要精心护理创面;药物治疗需谨慎,外用维A酸类要小面积试用,免疫弱者用调节免疫药遵医嘱;婴幼儿治疗要重护理,扁平疣伴异常或宝宝不适要及时就医。
一、观察与随访
扁平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良性赘生物,对于宝宝身上的扁平疣,首先可进行观察随访。因为部分宝宝的扁平疣有自行消退的可能,尤其是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一般观察3-6个月,若扁平疣无变化或自行消退则无需特殊处理,但要注意避免宝宝搔抓,防止自身接种传播导致皮疹增多。
二、物理治疗
1.冷冻治疗:
原理是利用低温使疣体坏死脱落。对于宝宝较小的扁平疣可考虑此方法,但要注意操作时精准度,避免损伤周围正常皮肤。冷冻治疗后局部会出现水疱、结痂,要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预防感染。由于宝宝皮肤较为娇嫩,治疗后需密切观察局部反应,若出现严重红肿、感染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2.激光治疗:
利用激光的高能量破坏疣体组织。适用于较大或数量较少的扁平疣。激光治疗后创面需要精心护理,保持清洁,避免宝宝触碰,防止感染和瘢痕形成。对于幼儿,要做好安抚工作,减少其因不适而搔抓创面的可能性。
三、药物治疗
目前对于儿童扁平疣的药物治疗需谨慎,一般优先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如外用的维A酸类药物,但宝宝皮肤薄嫩,使用时要小面积试用,观察有无过敏等反应。另外,对于免疫功能较弱可能导致扁平疣持续不愈的宝宝,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使用调节免疫的药物,但必须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因为儿童用药需要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特点和药物对身体的影响。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婴幼儿,由于其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治疗过程中更要注重护理。如在物理治疗后,要加强局部皮肤的保湿和防护,避免外界刺激。同时,要关注宝宝的整体健康状况,若扁平疣伴有其他异常表现或宝宝出现不适症状,如发热等,要及时就医,全面评估病情,因为免疫功能低下的宝宝扁平疣可能有不同的转归和治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