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由似蚓蛔线虫寄生肠道引发经口吞入感染期蛔虫卵致,轻型多无症状仅粪检可发现虫卵,重型有脐周腹痛、食欲减退等表现及肠梗阻、胆道蛔虫症等并发症,靠粪便病原学检查等诊断,儿童需加强卫生宣教等,孕妇要注意饮食卫生等,免疫力低下人群需严格注意个人卫生尽早就诊。
一、蛔虫病的病原体及感染途径
蛔虫病由似蚓蛔线虫寄生人体肠道引发,蛔虫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其感染途径主要是经口吞入感染期蛔虫卵,例如儿童接触被蛔虫卵污染的手后进食,或食用被虫卵污染的蔬菜、水果等食物,虫卵在小肠内孵化出幼虫,进而移行至肠道发育为成虫。
二、临床表现
1.轻型感染:多数感染者无明显症状,仅通过粪便检查可发现蛔虫卵。
2.重型感染:患儿可能出现腹痛,疼痛多位于脐周,疼痛无规律;还可伴有食欲减退、异食癖(如喜食泥土、纸张等);部分患儿会出现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尤其儿童长期感染蛔虫可能影响其身高和智力发育;严重时可引发并发症,如肠梗阻(肠道被蛔虫团阻塞)、胆道蛔虫症(蛔虫钻入胆道引起剧烈腹痛)等,胆道蛔虫症可表现为突发的剑突下钻顶样剧烈疼痛,疼痛可突然缓解但易复发。
三、诊断方法
主要通过粪便病原学检查,查找蛔虫卵来确诊。若粪便中未查到虫卵,但临床表现高度怀疑蛔虫病,可结合影像学检查等辅助诊断,如腹部超声等在胆道蛔虫症时可发现胆道内蛔虫影像。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因卫生习惯较差,更易感染蛔虫。需加强卫生宣教,教育儿童勤洗手,不随地大小便,避免接触土壤等可能被虫卵污染的环境,同时要确保儿童饮食卫生,不吃生食、不喝生水。
孕妇:孕妇感染蛔虫可能影响自身营养状况及胎儿发育,需特别注意饮食卫生,若怀疑感染应及时就医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谨慎处理,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改善卫生行为后观察,必要时遵医嘱选择安全的驱虫方法。
免疫力低下人群:此类人群感染蛔虫后病情可能更易加重,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较高,需严格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蛔虫卵污染的环境,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尽早就诊,以便及时诊断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