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需调整生活方式避免久坐等并正确认识疾病,细菌性者据药敏选敏感抗生素,有排尿症状用α受体阻滞剂,疼痛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温水坐浴促循环(急性者禁用),老年患者用药考虑相互作用及坐浴安全,儿童以非药物干预为主调整生活习惯。
一、一般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需调整生活方式,避免久坐、长时间骑车等,建议每坐1小时左右起身活动10分钟;规律性生活,既不过度也不宜禁欲;戒烟戒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这些措施有助于减轻前列腺充血,缓解症状。同时,应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避免因过度担忧产生焦虑情绪,心理状态对病情影响较大,积极乐观的心态利于病情控制。
二、药物治疗
1.抗生素治疗:若为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需根据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等)等,通过杀灭病原菌控制感染。
2.α受体阻滞剂:适用于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症状的患者,可松弛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平滑肌,改善排尿困难等症状,常用药物如坦索罗辛等。
3.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对于伴有疼痛症状的患者,可使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缓解疼痛,如布洛芬等,但需注意其可能存在的胃肠道等不良反应,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物理治疗
1.温水坐浴:每天可进行1-2次温水坐浴,水温控制在40℃左右,每次坐浴15-20分钟,通过温热作用促进前列腺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等不适症状,但急性前列腺炎患者禁用坐浴。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药物选择上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例如使用α受体阻滞剂时要注意对血压的影响,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同时生活方式调整需更注重安全性,如坐浴时需有人协助,避免摔倒等意外情况。
2.儿童患者:儿童慢性前列腺炎相对少见,一般以非药物干预为主,主要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如避免长时间憋尿、保持会阴部清洁等,尽量不使用成人的抗生素等药物,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以避免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