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超声及检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与孕酮值评估诊断先兆流产,一般处理嘱患者适当休息、调整生活方式,对孕酮水平偏低且有先兆流产表现者可遵循依据用孕激素类药物保胎,高龄孕妇处理时需更密切监测胚胎发育并可能更早遗传咨询,有既往不良孕史患者需加强监测频率并充分沟通给予心理支持。
一、评估诊断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停经时间、阴道流血量及颜色、腹痛部位及程度等;进行体格检查,了解子宫大小与孕周是否相符等;超声检查可明确胚胎着床位置、发育情况(如有无胎心搏动、胚芽大小等);检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及孕酮值,hCG的动态变化有助于判断胚胎活性,孕酮水平过低常提示妊娠预后不良风险增加。
二、一般处理
1.休息与活动:嘱患者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及长时间站立,建议采取舒适体位卧床休息,但无需绝对长时间卧床,适度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且不增加流产风险。
2.生活方式调整:禁止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避免诱发宫缩的行为,同时需调整心态,减轻精神压力,过度焦虑可能影响妊娠结局,可通过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
三、保胎相关干预
1.孕激素应用:对于经评估孕酮水平偏低且有先兆流产表现(如阴道少量流血、下腹隐痛)的患者,可遵循证依据考虑使用孕激素类药物(如黄体酮),其通过补充孕酮有助于维持子宫内膜容受性,利于胚胎着床及妊娠维持,但需严格把握用药指征,并非所有先兆流产患者均需使用。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高龄孕妇:年龄≥35岁的孕妇发生染色体异常的风险相对增高,处理先兆流产时需更密切监测胚胎发育情况,除常规超声及激素水平检测外,可能需更早进行遗传咨询评估,综合孕妇意愿及妊娠风险收益比制定个体化处理方案。
2.有既往不良孕史患者:既往有流产、胚胎停育等不良孕史的患者再次出现先兆流产时,需加强监测频率,增加超声检查及激素水平检测次数,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同时需充分沟通,详细告知可能的妊娠转归及后续处理建议,给予心理支持以缓解其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