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脑膜炎的常见病原菌可通过血行、分娩过程、医源性侵入性操作及先天发育异常等途径感染,需加强出生前母亲保健、分娩时无菌操作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无菌流程,发现疑似表现及时检查治疗,否则可致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
一、新生儿脑膜炎的常见病原菌感染途径
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容易受到病原菌侵袭引发脑膜炎。常见的病原菌有B族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病原菌可通过血行感染,如胎儿在宫内时,母亲生殖道内的病原菌可经胎盘感染胎儿;也可在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时吸入或接触被病原菌污染的分泌物而感染,例如母亲产道存在B族链球菌定植,新生儿经产道分娩时就可能被该菌感染。
二、医源性因素导致的新生儿脑膜炎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一些侵入性操作如中心静脉置管、气管插管等,若操作过程中消毒不严格或护理不当,病原菌可通过这些侵入性途径进入新生儿血液循环,进而引发脑膜炎。例如中心静脉置管时,细菌可能沿导管侵入血流,随着血流到达脑膜引起感染。
三、先天发育异常相关的新生儿脑膜炎诱因
部分新生儿存在先天的脑膜结构异常或脑脊液循环通路异常等情况,这使得病原菌更容易在脑膜部位定植和繁殖。比如先天性脑膜膨出患儿,脑膜组织暴露在外,外界病原菌更易侵入脑膜引发炎症;先天性脑积水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局部微环境改变,有利于病原菌生长,增加了脑膜炎的发生风险。
四、特殊人群(新生儿)的相关注意事项及应对
对于新生儿,要加强出生前母亲的保健,母亲在孕期应定期产检,若发现生殖道病原菌定植等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处理。在分娩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减少新生儿经产道感染的机会。对于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要严格执行侵入性操作的无菌流程,加强对新生儿生命体征的监测,一旦发现有发热、拒奶、嗜睡等疑似脑膜炎的表现,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如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等,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最大程度降低新生儿脑膜炎对患儿健康的影响,因为新生儿脑膜炎若未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低下、癫痫、脑积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