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结石治疗包括保守(适径≤6mm等增水运动)、药物(按成分选药)、手术(体外适径≤2cm肾结石等、输尿管镜取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等);前列腺增生结石有观察等待(无症状定期检)、针对增生用α受体阻滞剂(老年防体位低血)、手术(症状重结石多经尿道电切等需评全身状况)。
一、尿结石治疗
1.保守治疗:对于直径≤6mm、表面光滑且无尿路梗阻的尿结石,鼓励患者增加饮水量,每日饮水量需达2000~3000ml,以稀释尿液、促进结石排出,同时可适当进行跳跃等运动;需关注不同年龄人群的饮水量适配性,儿童需家长协助保障充足摄入,老年人则需注意避免过量饮水加重心脏负担。
2.药物治疗:根据结石成分选择相应药物,如尿酸结石可使用别嘌醇等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感染性结石可使用枸橼酸氢钾钠等碱化尿液药物,但药物使用需基于循证依据,严格遵循结石成分及患者个体情况选择。
3.手术治疗:
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适用于直径≤2cm的肾结石及直径≤1cm的输尿管结石,利用冲击波聚焦于结石使其粉碎,需考虑患者肾脏功能、结石部位等因素。
输尿管镜取石术:经尿道插入输尿管镜直达结石部位,用套石篮取出或采用激光等击碎结石后取出,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等情况,需评估患者尿道及输尿管解剖情况。
二、前列腺增生结石治疗
1.观察等待:若前列腺增生结石无明显症状,通常采取观察等待策略,定期进行超声等检查监测结石及前列腺增生情况,需关注不同年龄患者的病情进展速度差异,老年患者进展相对缓慢但仍需定期随访。
2.针对前列腺增生的治疗:若前列腺增生结石伴有前列腺增生相关症状(如排尿困难等),可使用α受体阻滞剂改善排尿症状,如坦索罗辛等,使用时需考虑患者年龄因素,老年患者使用α受体阻滞剂需警惕体位性低血压风险,同时需评估患者基础疾病情况,如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时用药需谨慎。
3.手术治疗:对于症状明显且结石较多的患者,可考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手术方式,手术需综合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心肺功能等,如高龄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充分权衡手术收益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