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不张是新生儿时期肺部部分或全部肺泡气体吸收致肺组织萎陷影响气体交换出现呼吸困难等,病因包括气道被胎粪等堵塞、肺外受压、早产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临床表现有呼吸急促等,诊断靠胸部X线见透亮度减低等,治疗需解除气道阻塞、针对病因、支持治疗,早期诊断治疗预后较好,延误可致并发症,新生儿护理要密切观察遵循规范保障健康。
一、定义
新生儿肺不张是指新生儿时期肺部部分或全部肺泡内气体吸收,致使肺组织萎陷的病理状态,可影响气体交换,导致呼吸困难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二、病因
1.气道阻塞:胎粪、黏液、奶液等物质可堵塞新生儿气道,常见于胎粪吸入综合征、先天性气道畸形等情况,气道阻塞后远端肺泡内气体被吸收引发肺不张。
2.肺外压迫:胸腔积液、纵隔肿物等可压迫肺部组织,使肺部受压区域气体吸收,造成肺不张。
3.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早产儿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不足,易出现肺泡萎陷,引发肺不张。
三、临床表现
新生儿肺不张时可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胸廓运动减弱等表现,查体可闻及病变部位呼吸音减低或消失,病情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衰竭相关表现。
四、诊断方法
主要依靠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可见肺野局部或全肺透亮度减低,肺纹理聚集,受累肺叶体积缩小等典型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明确肺不张的范围及程度。
五、治疗原则
1.解除气道阻塞:及时清理气道分泌物,如通过气管插管吸引等操作清除胎粪、黏液等阻塞物,恢复气道通畅。
2.针对病因治疗:若由肺外压迫导致,需处理胸腔积液、纵隔肿物等原发病;若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可考虑使用相关替代治疗(遵循临床规范)。
3.支持治疗:维持新生儿呼吸、循环稳定,保证氧供等基本生命支持。
六、预后及注意事项
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的新生儿肺不张预后相对较好,若延误治疗可能引发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对于新生儿护理需遵循儿科安全原则,密切观察呼吸、面色等情况,及时发现气道阻塞等问题,注重病因预防,尤其是早产儿需关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情况,严格遵循临床诊疗规范进行处理,以保障新生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