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痢疾有肠道局部的左下腹或下腹隐痛排便前加剧便后缓解、初期稀便后转黏液脓血便每日频繁十余次至数十次、里急后重表现,全身有发热及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慢性痢疾是急性痢疾病程超两月肠道症状缓和持续且全身可致营养不良等,儿童患者腹泻更剧烈易脱水电解质紊乱且里急后重不典型,老年患者炎症反应不典型易有营养不良贫血等且病情反复需营养支持和长期管理。
一、急性痢疾症状表现
1.肠道局部症状
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隐痛,排便前疼痛加剧,排便后可暂时缓解。这是因为痢疾杆菌侵袭肠道,引起肠道炎症刺激肠壁神经所致。
腹泻与粪便特征:初期为稀便,随后迅速转为黏液脓血便,每日排便次数频繁,可达十余次甚至数十次,粪便量少,呈脓血样,这是由于痢疾杆菌破坏肠黏膜导致黏膜坏死、溃疡出血,与黏液混合排出。
里急后重:患者有强烈的排便紧迫感,但每次排便量少,便后仍有未排尽的感觉,是直肠炎症刺激直肠括约肌引起。
2.全身症状
发热:多数患者有发热表现,体温一般在38℃~39℃左右,为感染性炎症引起的全身反应,部分严重患者体温可更高。
全身不适: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是机体对感染的应激反应。
二、慢性痢疾症状表现
慢性痢疾通常是急性痢疾病程超过2个月,症状相对缓和但持续存在。
1.肠道症状
间歇性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可呈黏液状,有时带有少量脓血,排便次数较急性痢疾减少,但病情反复,肠道炎症处于持续或间断活动状态。
2.全身状况
患者可能因长期肠道不适导致营养不良,出现消瘦、体力下降等情况,儿童患者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老年人则可能因慢性消耗出现机体功能减退等表现。
三、不同人群症状特点
1.儿童患者
儿童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急性痢疾时腹泻症状可能更剧烈,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表现为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等,且里急后重症状可能不如成人典型,需密切关注体液平衡状况。
2.老年患者
老年人机体免疫力相对低下,肠道炎症反应可能不典型,全身症状如发热可能不明显,但肠道慢性炎症持续存在易导致营养不良、贫血等问题,且病情容易反复,需注重营养支持和肠道功能的长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