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见子宫肌层连续性中断及腹腔或盆腔游离无回声区为子宫破裂关键征象,诊断需结合有无剖宫产史等病史及症状体征,其对早期发现、指导手术等有重要临床意义,尤其对高危人群定期监测可早期识别避免不良后果。
一、超声表现
1.子宫肌层连续性中断:超声检查可见子宫肌层回声不连续,断裂处呈现不规则低回声或无回声区,此为诊断子宫破裂的关键直接征象。不同孕周及子宫状态下,肌层中断的超声显示有差异,妊娠晚期子宫肌层相对薄,破裂时更易清晰呈现中断情况,例如既往有剖宫产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子宫下段肌层薄,破裂时肌层中断超声表现相对明显。
2.腹腔或盆腔游离无回声区:子宫破裂后血液流入腹腔或盆腔,超声可探及游离无回声区,其分布范围与出血量及破裂部位相关。若为子宫下段破裂,血液多积聚于盆腔直肠窝等部位;而子宫体部破裂可能致使腹腔广泛出现游离无回声区,无回声区的范围、透声情况等可辅助判断出血程度及病情严重程度,如大量出血时盆腔或腹腔无回声区范围较广且透声差。
二、诊断要点
1.结合病史:询问患者有无剖宫产史、本次妊娠过程中有无腹痛加剧、阴道流血等异常情况,有剖宫产史的孕妇发生子宫破裂风险相对较高,妊娠晚期出现剧烈腹痛且进行性加重需高度怀疑子宫破裂可能,比如既往有剖宫产史的孕妇,妊娠38周时出现持续加重的下腹痛,应重点排查子宫破裂。
2.症状体征结合:患者可能伴有剧烈腹痛、胎心异常等表现,超声检查发现子宫肌层中断及游离无回声区时,需综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进行诊断。超声检查要全面观察子宫形态、肌层结构及盆腔情况,确保诊断准确性,例如对出现腹痛伴胎心异常的孕妇,需详细超声检查子宫肌层及盆腔状况。
三、临床意义
超声诊断子宫破裂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早期发现子宫破裂情况,为临床及时采取手术等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尤其对有高危因素人群,如既往有子宫手术史、多胎妊娠等孕妇,定期超声监测可早期识别子宫破裂迹象,避免严重不良后果发生。通过超声准确判断子宫破裂部位、范围及腹腔内出血情况,对手术方案的制定等有指导作用,比如明确子宫下段破裂且盆腔出血较多时,可指导尽快进行剖宫产探查及子宫修复或切除等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