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不尽感可由下尿路梗阻性疾病中良性前列腺增生致尿道受压引发,膀胱出口梗阻的尿道狭窄、炎症、医源性损伤及膀胱颈梗阻的先天性或后天性病变所致,膀胱逼尿肌功能障碍的神经源性膀胱(脊髓损伤、脑卒中、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及药物影响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原体侵袭致膀胱黏膜炎症刺激导致,膀胱或尿道结石刺激尿路黏膜引发,心理因素致的躯体化症状出现,糖尿病神经病变致支配膀胱神经损伤影响功能,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碍的妊娠、分娩、衰老等因素导致。
一、下尿路梗阻性疾病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常见原因,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压迫尿道,导致尿道阻力增加,尿液排出受阻,从而出现排尿不尽感,同时可伴有尿频、尿急、尿等待等表现。
二、膀胱出口梗阻
尿道狭窄可由外伤、炎症、医源性损伤等引起,尿道管腔变窄后,尿液排出阻力增大,引发排尿不尽;此外,膀胱颈梗阻也可因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后天性病变导致膀胱出口梗阻,影响尿液排出。
三、膀胱逼尿肌功能障碍
神经源性膀胱是常见原因,如脊髓损伤、脑卒中、糖尿病神经病变等神经系统病变,可使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或收缩不协调,导致尿液不能完全排空,出现排尿不尽;另外,长期使用某些药物也可能影响逼尿肌功能。
四、尿路感染
细菌、真菌等病原体侵袭膀胱,引发炎症反应,炎症刺激膀胱黏膜,使膀胱敏感性增高,患者会频繁产生尿意,但每次排尿量少,同时伴有排尿不尽感,常还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五、膀胱或尿道结石
膀胱结石或尿道结石会刺激尿路黏膜,除引起排尿不尽外,还可能出现排尿中断、血尿等表现,结石的存在干扰了正常的尿液排出过程。
六、心理因素
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下,可能出现躯体化症状,表现为排尿不尽感,这类情况在心理压力较大的人群中较为常见,通过心理调节可能有所改善。
七、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可损伤神经,累及支配膀胱的神经时,会影响膀胱的正常功能,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异常,出现排尿不尽等排尿障碍表现。
八、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碍
妊娠、分娩、衰老等因素可导致女性盆底肌松弛,影响膀胱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使得膀胱排空不完全,进而出现排尿不尽感,尤其在多产女性中更易发生。